研究人员

新工艺将聚合物分解成可回收单体

【新工艺将聚合物分解成可回收单体】财联社3月3日电,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光触发化学工艺,能将某些聚合物巧妙地分解为原始单体,为塑料回收开辟了全新道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中国科学家发现4.1亿年前“袖珍”植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团队新近在贵州省都匀市包阳村附近发现约4.1亿年前的“袖珍”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新华社作者:王珏玢来源:新华网

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

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出的刻辞卜甲。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新华社郑州1月17日电 题: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 袁月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久前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成功复原了仰韶人面貌。跨越5000年的历史长河,远古先民的样貌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土样

【微特稿·生态与环境】南极偏远地区出现微塑料

【新华社微特稿】英国研究人员在南极偏远地区的雪中发现微塑料。他们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塑料污染在地球上已经无处不在。英国南极考察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发文说,研究人员从位于南极两个偏远冰川的三个营地附近采集雪样进行分析。他们先把雪融化在滤纸上,然后对其进行高分辨率扫描。结果显示,每升雪中含有73至3099粒不等的微塑料。95%的微塑料小于50微米,也就是大多数人体细胞的大小。研究报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6日第 16 版) 据新华社洛杉矶电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人工智能(AI)设计出了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可介导多步反应的全新酶。业内专家评价其为“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研究人员说,他们此次借助多种AI工具,设计出了一种可介导多步反应的丝氨酸水解酶,这种酶的催化效率比之前设计的类似酶高出

中国研究人员培育出能存活至成年的“双父”小鼠

新华社北京/洛杉矶2月3日电 中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说,他们通过胚胎干细胞工程技术,成功使双亲都是雄性的小鼠存活至成年。新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与印记基因相关疾病的理解。哺乳动物存在一种印记基因机制,其大多数基因能均等地表达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但有一小部分基因带有“印记”,只能从父源或母源一方的染色体上表达,因此使后代需要有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才能正常发育。此前研究显

气候变化致格陵兰冰盖裂缝加速发展

新华社伦敦2月5日电 英美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警告说,受气候变化影响,格陵兰冰盖裂缝发展速度加快。这可能会导致格陵兰冰盖冰损失量增加,推动冰川向海洋移动,加剧海平面上升。格陵兰冰盖是仅次于南极冰盖的世界第二大冰盖。如果整个格陵兰冰盖融化,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已有数据显示,自1992年以来,格陵兰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约14毫米。 为进一步探明格陵兰冰盖融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