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

AI垃圾充斥论文库?科研人员称AI痕迹难以发现、部分领域有AI造假的可能

生成式AI在学术领域正在加快科学发现,甚至因此登上了诺贝尔奖台,但技术的另一面是,学术造假越来越方便,学术界近期开始担忧,AI垃圾或许会充斥论文库。瑞典布罗斯大学学院近期发布了一篇文章,称研究人员在谷歌学术平台中发现了上百篇疑似由AI生成的文章,研究人员认为,由AI生成的“垃圾科学”正在侵蚀学术平台,给同行评审系统带来压力,也对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第一财经记者留意到,近一年来,学术界出

EVIDENT推出新型DSX2000数码显微镜,助力轻松完成精准检测

全电动数码显微镜简化了研发、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的检测工作流程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2025年1月22日):Evident公司宣布推出DSX2000全电动数码显微镜,旨在简化操作,提高效率,优化材料分析和检测的工作流程。这款高级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成像、测量、分析和报告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可快速获得精准结果,完成分辨率超过4K的高质量宏观至微观成像,各种技能水平的用户均可轻松操作。DSX2000系统是一

一种天然物质可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疗效

新华社东京1月21日电 (记者钱铮)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来自植物的天然物质能在癌症环境中激活T细胞,从而提高癌症免疫疗法的效果。公报说,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因其开发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这种疗法只对部分癌症患者有效,主要原因之一是杀灭癌细胞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癌症微环境下会陷入功能衰竭。本庶佑等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东京农工

2024年中国和世界“双十大”科技新闻揭晓(科技自立自强)

制图:汪哲平图为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南京揭晓。入选的科技进展直接触碰科技最前沿,涵盖视觉芯片、细胞疗法、大洋钻探、低温制冷、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表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极限正不断拓展。——编 者2024年影响人类的科技进

一种天然物质可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疗效

新华社东京1月21日电(记者钱铮)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来自植物的天然物质能在癌症环境中激活T细胞,从而提高癌症免疫疗法的效果。公报说,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因其开发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获得2018年诺贝尔奖。但这种疗法只对部分癌症患者有效,主要原因之一是杀灭癌细胞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癌症微环境下会陷入功能衰竭。本庶佑等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东京农工大学、理化学研

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

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出的刻辞卜甲。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新华社郑州1月17日电 题: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 袁月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久前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成功复原了仰韶人面貌。跨越5000年的历史长河,远古先民的样貌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土样

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中国科学家发现4.1亿年前“袖珍”植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团队新近在贵州省都匀市包阳村附近发现约4.1亿年前的“袖珍”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新华社作者:王珏玢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