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

运动黄金时间出炉:这个时间运动,健身和防病效果事半功倍!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对身体最好?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然而,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最佳的运动时段——运动的黄金时间出炉!选择这个时间段去运动,可以让你的健身效果事半功倍!健康时报图上午运动,防痴呆效果好202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究人员在《老年痴呆症和痴呆症》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探索“每天不同时间运动与痴呆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上午运动,预防痴呆效果最好!①这项研究分析了9万多名参

史上最大规模数据分析发现:喝咖啡有益促进肠道菌群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喝咖啡与几种细菌的增加有关,但与L. asaccharolyticus生长的相关性是最强的。L. asaccharolyticus是一种有益肠道健康的细菌。咖啡被打工人戏称为“续命水”。既往的研究表明,它能够降低心脏病、结肠癌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最近,研究人员又发现它可以促进有益的肠道菌群生长,保护肠道健康。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

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

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出的刻辞卜甲。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新华社郑州1月17日电 题: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 袁月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久前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成功复原了仰韶人面貌。跨越5000年的历史长河,远古先民的样貌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土样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6日第 16 版) 据新华社洛杉矶电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人工智能(AI)设计出了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可介导多步反应的全新酶。业内专家评价其为“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研究人员说,他们此次借助多种AI工具,设计出了一种可介导多步反应的丝氨酸水解酶,这种酶的催化效率比之前设计的类似酶高出

新方法有助于准确预测台风路径

中新网合肥2月2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赵纯教授团队与安虹教授团队近日利用基于国产神威·海洋之光超级计算机构建的全球对流解析模式,揭秘台风轨迹精准预测方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加密关键天气系统助力台风轨迹预报的改进。中国科大供图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预测台风路径对于减轻灾害风险至关重要,但近年来的进

欧航局“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

【欧航局“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财联社2月5日电,欧洲航天局4日宣布,研究人员利用欧航局“盖亚”空间探测器数据发现一颗巨大系外行星“盖亚-4b”和一颗褐矮星“盖亚-5b”。这是“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盖亚-4b”和“盖亚-5b”都围绕低质量恒星运转,这种情况被认为是极其罕见的。欧航局“盖亚”项目科学家约翰尼斯·萨尔曼表示,“盖亚-4b”的发现表明,“盖

研究人员首次在生物活体内观察到隧道纳米管

新华社巴黎3月1日电(记者罗毓)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日前发布公报说,其团队借助显微镜在斑马鱼胚胎细胞间观察到隧道纳米管。这是科学界首次在生物活体内发现这一细胞间的连接结构。隧道纳米管是存在于细胞间的膜管样结构,可以在细胞间传输激素、酶、细胞器和囊泡等物质。但由于隧道纳米管结构易破坏、存在时间短以及形成后不稳定,观察其动态形成与功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前,研究人员已在活体外实验中观察到隧道纳米管。在新研究中

植物受伤了?试试植物“创可贴”吧!

据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2月12日报道,研究人员报告称,由细菌产生的一种纤维素可以充当植物“创可贴”,大大促进植物的伤口愈合与再生。2月12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一研究发现,对农业和植物研究具有潜在影响。 报道称,与动物不同,植物无法躲避危险,而是依赖于非凡的再生能力。细菌纤维素因其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高保水性,已在人类医疗领域中用于治疗伤口和烧伤。如今,人们发现它还能促进植

南极偏远地区出现微塑料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英国研究人员在南极偏远地区的雪中发现微塑料。他们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塑料污染在地球上已经无处不在。英国南极考察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发文说,研究人员从位于南极两个偏远冰川的三个营地附近采集雪样进行分析。他们先把雪融化在滤纸上,然后对其进行高分辨率扫描。结果显示,每升雪中含有73至3099粒不等的微塑料。95%的微塑料小于50微米,也就是大多数人体细胞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