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

高频使用惹人恼 金赛药业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周治疗”少困扰

过去几十年,生长激素领域只有短效产品,但随着日常治疗使用,其不足之处也显现出来,由于用药频率太高,漏针情况难以避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及最终的疗效。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走进大众的视野,开启了生长激素 “周治疗”时代。短效生长激素的注射频率为每日1针,每周7针,一年需365针,高强度的注射频次,使得漏针现象频频发生。而长效生长激素金赛增每周1针,一年仅需52针。安永中

滨州市在全省药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月25日,2025年全省药政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全省药政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希国以《纵深推进中心药房建设 精筑基层药品保供根基》为题作典型发言。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希国作典型发言近年来,滨州市聚力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切实提升基层药品保供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全国药政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滨

罕见病药物“追不上”患者需求!多元化支付助力提高用药可及性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郑炳巽)“伴随着中国罕见病治疗领域系列政策的推进,不论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中国企业研发上市的产品数量都在增加。”在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2月28日)到来之际,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联合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下称“报告“)如是表示。 当前,我国的罕见病药物发展与庞大的用药需求仍存在不小差距,但是国家政策的出台及多元支付体系的推进,为

新华鲜报|爱叩响“生命之门”!中国罕见病防治迈出一大步

守护“罕见”的希望,各方力量蓄积,爱叩响“生命之门”!2月28日,我们迎来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前不久,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人工智能(AI)大模型“协和·太初”,已面向患者开放测试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罕见病患者的平均确诊时间将被进一步缩短。科技赋能中国罕见病防治领域正取得新突破。从“人等药”到“药等人”、从成立中国罕见病联盟到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联合多家医院推出关爱项目……中国多部门携手社会各界正

早筛早诊!中山三院累计接诊罕见病患者超5000例

2025年2月28日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群体需要继续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简称“中山三院”)副院长、罕见病中心主任邱伟教授向记者介绍,中山三院始终将罕见病防治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医院目前已累计接诊罕见病患者超5000例,覆盖视神经脊髓炎、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法布雷病、渐冻症等120余病种。“早筛早诊”,多学科义诊活动2月28日上午10点,中山三院罕见病

药品也有“身份证”,扫一扫这个码就能知真伪

2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文提醒,药品追溯码如同药品的“身份证”,能记录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信息,一旦药品有质量问题,可据此迅速定位问题环节。消费者能通过扫码验真伪,有效防止假药流入市场,保障用药安全。转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来源:新北方

DeepSeek能代替三甲医院专家?

DeepSeek给出的医疗建议到底有几分可信?和医生给出的有什么区别?公众该怎样用DeepSeek处理健康问题?近日,南都健闻记者向若干名医生、药师、医工从业者请教。 他们认为,公众可以利用DeepSeek了解医疗科普知识,但在做治疗、用药决策时仍要听取医生的建议,因为目前的通用AI模型回答问题主要使用了“从一个词来预测下一个词”的语料运用能力,而并不具备医生所具备的专业思维能力,同时AI问答缺失

“药物伤肝”知多少?上海仁济医院联合澎湃新闻等发起调研

感冒药和保健品,是市民家庭药箱中的常客,然而,它们也可能成为肝脏的隐形杀手。2020年,“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报道一名27岁的年轻硕士在感冒后急于治愈,混吃了多种感冒药并超量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结果导致了急性爆发性肝损伤,最终不幸身亡,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2021年,据《都市快报》报道,宁波一位56岁女性,因为感冒自行服用了5天的感冒药,到浙大一院时已是多脏器衰竭,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才得以生还。2

预防花粉过敏,可提前2-4周用药

新京报讯 据“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有些人一到春天就容易打喷嚏、流鼻涕,有的还有咳嗽、胸闷等症状,这可能是由花粉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等引起的。有明确花粉过敏的患者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一是预防性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提前使用鼻喷激素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症状的发生和严重性。在花粉季节高发期前的2-4周开始使用鼻喷激素效果最佳,此方法适合长期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也

国际络病学大会|国家1.1类创新中药芪防鼻通片上市,过敏性鼻炎临床用药再添新“利器”

大众网记者 岳霄远 济南报道2月22日,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用于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俗称过敏性鼻炎)的1.1类中药创新药芪防鼻通片宣布上市,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芪防鼻通片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宣布上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院士在芪防鼻通片上市会上指出,中医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念,能够为患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