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二月二,山东人这样“抬龙头”
文|孙晓明“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龙头节”。二月二,是春节谢幕前的最后一出大戏。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
文化中国行|京津冀木版年画里的古朴、典雅与粗犷
自明末肇始,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我国木版年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地区。数百年来,无数的艺人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木版年画,此间京津冀各个小区域又慢慢形成了带有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和独特韵味。春节期间,澎湃艺术在首都博物馆看到,为配合“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该馆举办了“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呈现京津冀地区木版年画的独特艺术风格。自古以来,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木版
苏州海关截获1尊鎏金四臂观音坐像,属清代文物
据海关发布21日消息:近日,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在出境邮寄渠道查获文物1件,经鉴定为清代铜制鎏金四臂观音菩萨坐像。经查,关员2月17日在对一个出境邮件实施机检查验时,邮件图像显示异常。经人工开箱彻查,发现白色泡沫填充中包有金属制佛像1尊。经专业机构鉴定,该佛像为清代铜制鎏金四臂观音菩萨坐像,属一般文物。目前,海关已将相关线索移交缉私部门侦办。(来源:潇湘晨报综合)
香港故宫文博馆展出清代军事文物
新华社香港1月21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21日为专题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修明武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揭幕。展览将于1月22日起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将展出约19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文物,包括18件国家一级文物,如乾隆朝仿努尔哈赤御用盔。这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今年共同呈献的3个新展览之一。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典礼上,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表示,此次展览展现了
颜康平解读通草画里的广州春节
2月4日,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内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云·飞扬”白云文化欢乐季系列活动之一的“通草画里话新春”文化讲座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聆听。通草画是广州的特色非遗项目,承载着19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记忆。在那个时代,广州画师巧妙地运用中国毛笔,在通草茎髓薄片上绘画出岭南的生活百态、民俗风情以及花鸟佳果等精美画面。这些作品因其小巧精美、赋彩妍丽、富有立体感,且在光线折射下能呈
一万棵新品种+明、清代牡丹王即将苏醒!今年菏泽牡丹园景区新亮点抢先看!
2025菏泽牡丹节会日益临近,2月26日,记者从曹州百花园、曹州牡丹园等景区获悉,目前大田牡丹已开始跳蕾,各景区开始进行整枝拿芽、修剪绿植、修缮设施等牡丹节会前期准备工作。“目前一些早期牡丹品种开始跳蕾,我们正在整枝拿芽,进行田间管理。”2月26日上午,曹州百花园内一片忙碌景象,牡丹专家孙文海正在带领工人对牡丹、绿植进行修剪。“自去年冬天以来,我市气温较高,利于牡丹生长,天香、迎春、丹顶鹤、蓝蝴蝶
一周观展指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展首次亮相香港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广州——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展期:1月22日—3月30日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三楼12号/13号展厅“中西融合”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部分,它不仅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路径,更是东西方文化在审美与思想上的融合与互补。本次展览精心遴选法兰西艺术院朱德群、赵无极、吴为山、让·卡尔多(Jean Cardot)、克洛德 · 阿巴吉(Claude Abeil
遵化清代王爷坟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子,允禑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逝世,时年39岁,葬于清东陵以东约30公里处的北峪村,然而一件疑似其墓碑残件的石刻,近日却出现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个展览上,变成了“衣帽架”。对于这件展品,展方仅表示“不销售”,但并未透露其来历。文物专家现场观察鉴定后认为,此残碑应为真品。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走访北峪村发现,历经近300年的风风雨雨,愉恪郡王园寝地上部分早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