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
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各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地震、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据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报告,2024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全国941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56人,紧急转
《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
【《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务院日前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到2035年,乌鲁木齐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7.2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9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281.3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58.79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
《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
【《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务院日前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出,到2035年,拉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6.6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4.9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9674.5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30.55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
2024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洪涝和地质灾害等为主,941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1月1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各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据悉,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地震、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示意图 图据图虫创意截至2024年12月31日,据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报告,2024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全国9413万人次不同程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月20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提高产业就业帮扶质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
国务院原则同意《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原则同意《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财联社1月22日电,国务院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西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2.4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5.2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795.6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10.77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
国务院批复同意《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财联社1月22日电,国务院批复同意《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复提出,到2035年,佛山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7.8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4.6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23.0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590.44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月20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提高产业就业帮扶质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
构筑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严格落实责任、科学制定决策、高效调度指挥,各环节各方面协调配合、有效衔接,是决定洪涝灾害防御成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从根本上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每年汛前,水利部门都依法明确水利工程安全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开展防洪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