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地区禁止“低慢小”航空器飞行活动

北京市公安局于2月2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自2025年3月1日零时起至2025年3月12日24时期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穿越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低慢小”航空器是指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时速小于200公里、雷达反射面积小于2平方米的航空器具。主要包括

中国科大首次开发出可充电锂金属—氢气电池

2月5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维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了氢气电极作为正极的电池化学新体系,为基于氢气正极设计高性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氢气作为最具前景且经济高效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凭借其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低过电位以及长期稳定性,可在与高活性电催化剂结合时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电池电极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充电的镍-氢气电池化学因其高稳定性

3月1日至3月12日,禁飞“低慢小”!

据“首都治安微提示”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市公安局于2月2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自2025年3月1日零时起至2025年3月12日24时期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穿越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低慢小”航空器是指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时速小于200公里、雷达反射

欧盟不断扩大氢能项目建设

不久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欧洲氢能周,聚焦氢能产业创新应用、监管政策以及增强产业竞争力等议题。欧盟设定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可再生氢全面融入能源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交通等领域。当前,欧盟多国持续投入资金,不断扩大氢能项目建设。德国政府已投入数十亿欧元支持氢能项目发展,计划到2030年成为全球氢能领域的重要力量。荷兰在推动出台氢能发展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多个氢能示范项目正在进

中国学者最新科研成果:减少贵金属用量显著提高绿色氢气生成效率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科学》(Science)主刊14日凌晨刊登了中国学者的创新型研究成果。他们合成了具有极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铱/铈嵌入式负载催化剂,在减少贵金属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绿色氢气的生成效率,为绿色氢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压力日益加剧,绿色氢气(简称:绿氢)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越来越受到关注。绿氢有三种基本用途:储

工业重镇发力氢能产业(经济新方位·能源新业态)

图为张家港市一家加氢站。受访者供图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实施,明确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氢能产业正在我国加速培育,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等主要技术不断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江苏张家港,一条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正在形成,并不断延伸。这一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是如何利用的?技术有何突破?怎样降低绿氢成本?近

新型铋基纳米材料有望用于癌症治疗

科技日报讯 (记者管晶晶)记者近日从上海理工大学获悉,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铋基纳米材料,通过超声波触发肿瘤内部水分解,直接产生氢气和氧气,激活自身免疫能力,实现高效抗癌。该成果为深部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研究2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科学》。铋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如枸橼酸铋钾)早已用于胃药和医学影像造影剂。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铋基纳米材料具有低毒

3月1日至12日 北京地区禁止“低慢小”航空器飞行活动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公安局于2月2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自2025年3月1日零时起至2025年3月12日24时期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穿越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低慢小”航空器是指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时速小于200公里、雷达反射面积小于2平方米的航空器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橙调队记者揭秘氢气球地下产业链

橙调队·聚焦氢气球爆燃危害2024-2025元旦跨年夜,全国很多地方人群聚集,跨年时刻大量气球被放飞到空中。河南信阳万达广场还发生了氢气球爆燃事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禁止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可现实是,市场依然被大量氢气球充斥,安全事故频发。小贩叫卖的到底有多少氢气球?这些氢气球和氢气来自哪里?氢气球到底有多危险?这一久治不愈的乱象有没有办法根治?为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去年12月10日橙柿直通车

如何提高绿色氢气生成效率?复旦新成果登上《科学》

绿色氢气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被视作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约亿吨以上,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绿色氢气。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压力日益加剧,如何提高绿色氢气的生成效率?北京时间2月14日3时,复旦大学张波、徐一飞、段赛、徐昕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以《熟化诱导嵌入形成的超稳定析氧反应电催化剂》(“Ultrastable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