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

宿迁:百岁老教授为家乡老人发20万元“红包”,一直记挂着“大柳巷”

据微信公众号“宿迁发布”1月29日报道,春节前,泗洪县双沟镇淮建村,一笔共20万元的“红包”分到了村里1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手中,这笔“红包”,寄托着百岁老教授宋养琰对家乡父老的思念和祝福。据介绍,宋养琰出生于1925年10月,今年满百岁,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经济学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宋养

“每天好多人,都来这个村看哪吒!”

前不久,山东淄博周村区沈家村的墙壁上,出现了一幅高10米、宽8米的哪吒墙绘,吸引周边不少村民前来打卡、拍照。这是当地90后墙绘师沈靖宇手绘完成的。这幅巨画是如何绘制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历时7天完成巨幅墙画上千人前来打卡拍照沈靖宇介绍,2019年,他因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被电影《哪吒》圈粉。“作为年轻人,我希望自己能像哪吒一样,通过努力改变现状。”于是,2025年春节前夕,电影《哪吒2》上映前,沈

【奋进的春天】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

东风拂柳,绿意报春。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带着亿万人民重托,将又一次赴会履职、共商国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地高质量发展不松劲,人民逐梦幸福生活不停步,代表委员挺膺担当不懈怠。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光明日报、光明网2月24日起推出《追梦路上,我们都是主角》系列代表委员履职手记,邀请部分代

那山,那村,那人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那山,那村,那人》的报道。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处处农舍在万亩竹海里若隐若现。新春时节,一条条串联起阡陌山村的旅游风景道,吸引着众多自驾游客走进山村,住民宿、赏民俗,在山水田园风光中感受不一样的年味。山道变景道,村庄变景区,蓝天白云下,一座座藏在山野深处的和美乡村尽显山清水秀的美丽容颜,奏响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协奏曲。庐江县龙桥镇凌

新春新气象 欢乐幸福年(新春走基层)

新风尚助力基层治理更有效本报记者 李中文 刘军国这个春节,浙江金华市浦江县广方村村民屠层峰过得格外舒坦:儿子找了一份好工作,自己二次创业开了个好头。问他为啥好事成双?屠层峰脱口而出,“靠咱的好家风!”从小教育儿子要自食其力、刻苦学习,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而他自己则因为“好家风指数”高,在最困难的时候,获得了30万元免担保低息贷款,成功二次创业。在浦江县,“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成了可以被量化评

苏少洪代表:依托非遗传承 带领黎乡振兴

中新社三亚2月22日电 题:苏少洪代表:依托非遗传承 带领黎乡振兴作者 张月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三亚博后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正为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做准备。他近日受访时说,今年两会期间,作为海南团全国人大代表,他将聚焦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南乡村中的传承议题。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黎族是世居海南的少数民族之一。“黎”作为今天黎族的族称,最早见于中国唐代后期文献。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黎族

青海湖畔老党员元才:四十一载春秋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中新网青海海晏2月24日电 题:青海湖畔老党员元才:四十一载春秋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作者 李隽雨水时节,位于青海湖畔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托华村,63岁的老党员元才,和往常一样,清扫家门前的硬化路。“现在的路修得这么好,扫干净心里才舒坦。”元才是村里最早的修路人,看着新铺的硬化路,他格外珍惜。图为元才为记者介绍村里的道路情况。李隽 摄 托华村平均海拔330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1.5℃

修复的不仅是断桥 也是和谐的邻里关系

江苏靖江是典型的南方水乡,辖区内水网纵横,靖江东北角的季市镇某村,村里有一条小河,自西而东将村庄一分为二。为方便自己和他人出行,1977年,居住在小河南岸的村民刘某经大队和生产队同意,在其房屋西侧选址建造了一座连通南北的小桥。时光流转,随着村里人丁增加,小河南岸的人家也逐渐多了起来。1997年,村民张某在南岸建造新房,没曾想这座方便村民的桥悄然间变成引燃邻里矛盾的“导火索”。2024年3月21日上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糍粑越打越黏 日子越过越甜

打糍粑、贴春联、挂灯笼,春节前夕的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里格外热闹,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山路,来到神山村看望慰问乡亲们,并向大家拜年。总书记指出,“老区在全国建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进,一个也不能少,都要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神山村位于罗霄山脉深处,这里山高坡陡,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如今9年过去,神山村悄然发生着改变:道路拓宽、旧房改造、旅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