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原创 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上月球?这四点告诉你,月球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2023年7月,我国的载人航天办公室正式宣布了将会在2030年登上月球的消息。国人为之振奋,美国也急得跳脚,直言探索火星才是人类的未来。那么,为什么我国一定要登上月球?难道是我国人对月球有执念?如果说是有执念,那么这种执念应该是从几千年之前就已经烙印在基因里面,但实际上,与文化中对月亮的执念相比,成功地登月在现实中所能够

欧航局将建造其首个月球着陆器

欧洲航天局30日说,该机构与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签署合同,将共同建造欧航局的首个月球着陆器“阿耳戈英雄”号。欧航局当日在官网发布声明说,由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牵头的团队将在2030年交付“阿耳戈英雄”号月球着陆器的降落模块,用于预计在2031年进行的首次登月正式任务ArgoNET。该月球着陆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降落模块、有效载荷和货物平台。据欧航局介绍,“阿耳戈英雄”号月球着陆器能够在严酷的月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正式确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2月12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望宇”寓意遥望宇宙、探索未知,与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飞天”舱外服相呼应,寓意在实现飞天梦想、建成“太空家园”之后,中国载人航天踏上了登陆月球、遥望深空的新征程,也传递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为构建人

星空有约|2月“星空舞台”上新,有罕见“七星连珠”

2月“星空舞台”的“节目单”新鲜出炉了,速来围观!月掩土星、金星伴月、月掩火星、金星最亮、“七星连珠”等精彩“好戏”将轮番上演。2月1日,月掩土星。月掩土星大致有一个周期规律,每隔5、6年会出现一个“月掩土星季”,即几乎每月一次。2024年4月到2025年2月就是一个“月掩土星季”,共发生12次月掩土星,我国可见其中的3次,本次是这3次中的最后1次。“本次月掩土星发生在中午前后,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

独家视频丨目标2030年登月!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全面进入初样研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目前,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的名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望宇”寓意遥望宇宙、探索未知,与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飞天”舱外服相呼应,寓意在实现飞天梦想、建成“太空家园”之后,中国载人航天踏上了登陆月球、遥望深空的新征程,也传递出

嫦娥六号最新成果:月背样品验证“岩浆洋”模型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显示,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源区特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模型,且表明形成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撞击作用可能对月

中国用3.7千克月壤获重大发现,和美国381.7公斤结果不同,咋回事

2020年12月17日,神舟五号探测器带着3.7千克的月壤凯旋而归,这一壮举不仅让全国欢呼,引得全球科学界为之沸腾。可是,很多人都忘了,早在50多年前,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就宣称成功从月球采样了381.7公斤月壤。那么,得到月壤已经几十年的美国研究出了什么呢?和我国的研究有何不同?中国航天事业新突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对于日月的研究。我们对于月亮的探索从未停歇,

星空有约丨蛇年元宵节何时月最圆?21时53分!

2月12日将迎来元宵节,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人们吃元宵、赏圆月、放花灯。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蛇年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最圆时刻出现在21时53分,赏月正当时。2024年2月24日在云南香格里拉拍摄的元宵节满月。(张茂海摄,星联CSVA供图)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月亮最圆的时刻被称为“满月”,亦称为“望”,此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被照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

验证月球岩浆洋模型,嫦娥六号样品研究成果“上新”

2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源区特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模型,且表明形成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撞击作用可能对月球早期月幔进行了改造。图1 A. 嫦娥六号着陆区,B. 嫦娥六号中的玄武岩岩屑,C. 嫦娥六号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