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验证月球岩浆洋模型,嫦娥六号样品研究成果“上新”

2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源区特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模型,且表明形成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撞击作用可能对月球早期月幔进行了改造。图1 A. 嫦娥六号着陆区,B. 嫦娥六号中的玄武岩岩屑,C. 嫦娥六号着陆

就在今天!今年第一场!仅持续约1小时

限时观测!月球表面5日将浮现“X”形地貌2月5日,正月初八,天宇将迎来一轮上弦月。上弦月的时候在月球的缺口处可以看到类似字母“X”一样的地貌特征,这种现象被称为“月面X”,它是月球表面的一种独特光影现象。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对我国公众而言,这是今年第一场月面X,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尝试观测。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上弦月的时候,当月球表面的拉卡耶环形山、普尔巴赫环形山和

拍到了!今年首场适合我国观测的月面“X”形地貌浮现

2月5日傍晚,我国天文爱好者成功观测并拍摄到月球表面浮现的“X”形地貌。上弦月的时候在月球的缺口处可以看到“X”形地貌,这种现象被称为“月面X”,它是月球表面的一种独特光影现象。当月球表面的拉卡耶环形山、普尔巴赫环形山和比安基奴斯环形山的顶部被阳光以近乎贴着月面的角度照亮,月球表面就会出现这种类似字母“X”的形状。2月5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拍摄的月面X现象。(王俊峰 摄)月面X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仅持

嫦娥七号机器狗曝光!月球南极到底有啥,为啥中国要让机器狗先上

2024年,中国出了一个“网红机器狗”,在外网异常火爆,它不仅能上刀山下火海,还能喷火发射榴弹。就在老外以为这就是咱们的全部实力时,还未露面的嫦娥七号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全球第一个“哮天犬”即将登陆月球南极。与网红机器狗相比,“哮天犬”的实力更加深不可测,那么,这只“狗”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惊喜呢?会飞的“狗”在说“哮天犬”前,得先简单唠一下嫦娥系列的探测器,远的不说,咱们先说近的。众所周知,嫦娥

验证月球岩浆洋模型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最新成果公布!

2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显示: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源区特征验证了月球岩浆洋模型,且表明形成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撞击作用可能对月球早期月幔进行了改造。该成果为人类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

【列国鉴·美国】记者观察:美国载人登月的困境与迷思

记者观察:美国载人登月的困境与迷思吴晓凌北京时间17日上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第七次试飞,火箭第一级助推器成功回收,但第二级飞船快速解体。“星舰”用于执行阿耳忒弥斯载人航天计划,是搭载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交通工具。阿耳忒弥斯计划在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启动,原定目标是在2024年前将宇航员平安送往月球并返回,同时在月球建立常态化驻留机制,为未来执行载人登

从一块月壤砖开始,搭建月球基地(唠“科”)

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我们日常最熟悉的建筑材料之一。小小一块砖,在人类文明演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从底格里斯河上游9500年前的古老砖坯,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掘出来的砖块;从我国蓝田出土的5000年前仰韶文化晚期烧结砖,到秦朝烧制水平领先世界并大量应用到工程中的砖块……纵观砖的起源与发展,材料工艺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那么,“月壤砖”到底是什么砖,和地球上的砖又有什么不同呢?月壤砖的原材

中国登月服和月球车名称公布:“望宇”和“探索”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2025年2月12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微信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继2023年首次公开征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后,2024年9-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先后启动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航天、科技、文化传播等领域的

印度成第4个实现空间对接的国家,下一步要完成载人飞行

印度当地时间2025年1月16日上午9时左右,该国实现首次空间对接,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第4个掌握并测试这一技术的国家。该行动任务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执行。两颗各重约220公斤的卫星于2024年12月30日搭载印度国产的PSLV火箭发射升空,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轨道机动后于今天在近地轨道进行会合并成功对接。ISRO称两颗卫星组成的航天器一体化控制流畅。作为任务的一部分,这两颗卫星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