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研讨|王勇英作品:独特的生命体验,多彩的童年风景

近日,“独特的生命体验,多彩的童年风景——王勇英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王勇英据悉,王勇英的创作中,《花石木鸟》立足于广西非常著名的《百鸟衣》的故事;《我们家》主要谈的是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狼洞的外婆》既包含了民族文学的元素,也展现出底层生活的艰辛。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首先从《狼洞的外婆》这部作品谈起,他说:“《狼洞的外婆》书名本身具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能够将人带到

“让科幻文学披上东方文化色彩”

《云梦》作者黄子真在现场分享创作历程和灵感来源。   小读者在排队签售时阅读科幻作品《云梦》。   现场读者提问青年作家黄子真。   通讯员供图日前,青年作家、深圳实验学校毕业生黄子真《云梦》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活动邀请了科幻作家王晋康、科幻评论家三丰、作家南翔等专家学者对《云梦》进行解读、剖析和评价,也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读者的参与。“国幻”魅力 接下来创作方向是“东方科幻”

探索“国幻”魅力,深圳实验学校毕业生科幻新作发布

1月18日下午,青年作家、深圳实验学校毕业生黄子真《云梦》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活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知识出版社、南山区作家协会、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并得到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青年联合会的指导。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专家学者以及青少年读者的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云梦》新书在深发布,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科幻作家、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王晋康

龙岗扶持原创精品 基层作家崭露头角

龙岗作家走进2013文化创客园,与读者欢聚一堂。 深圳城区图。新华社发 如果把深圳文学四十年取得的成果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深圳各个区的作协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最基层的作协组织,深圳市龙岗区作家协会(以下简称龙岗作协)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典型样本。近日,龙岗作协举办2022、2023、2024年度总结表彰联欢会,辖区会员文友一百多人欢聚一堂,以文叙友情、传经典、话未来,共迎新年。其所展现的文学活力

文学中的布尔乔亚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一本意大利著名文学评论家弗朗哥·莫莱蒂的作品《布尔乔亚》,这是国内首次译介他的著作。它是一部简明的西方布尔乔亚兴衰史,借助文学作品来考察历史中的中产阶级,洞悉布尔乔亚逐渐流于衰弱的结构性矛盾。作者视野宏阔,要言不烦。 “南都书单”是南方都市报为读者精选的近期好书,分为“文艺”“社科”“实用”“童书”四个类别,逢周日推出。 文艺 《布尔乔亚》 (意)弗朗哥·莫莱蒂著,中

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今日举行,成都文化沃土滋润文学繁花盛放

成都,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天府之国,孕育出了深厚且灿烂的文学底蕴,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圣地。今(18)日,由四川日报社主办,川观新闻、成都市文联协办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等嘉宾来到现场,参加这一文学盛会。这场文学的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优秀文学作品的褒奖

苏东坡诞辰988周年,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分享心中的“东坡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苏东坡政绩和才华兼具,天文地理、诗词歌赋、酿酒种田无一不通。不仅如此,他身处逆境仍乐观旷达,落魄被贬仍能不忘初心,为民做事……千百年来,无数人纪念苏东坡,那么东坡精神又是什么?何以让苏轼成为苏东坡? ▲苏轼研究学会会长潘殊闲 侯建明 摄1月18日,在四川眉山三苏祠举行的苏东坡诞辰988周年寿苏会上,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苏轼研究学会会长潘殊闲分享了自己的心中的“东坡精神”。

品读 | 只要心是热的,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发光

太阳刚出来,凉风一吹,让人感觉冷飕飕的。正值教师上班、学生上学之际,我从市第三中学大门前经过。一位戴着棉帽的保安立在门旁,每有教师经过,他就扬起戴着手套的手招一招。徒步而来的教师会同时对他招招手,有的还对他点点头。即使是成群的学生,他同样招手致意。背着书包匆匆而来的学生高高扬起右手,有的大喊一声“叔叔好”。年底的这场雪,让长江沿线的水乡堆起了雪人,过把北方人的瘾。教师顶着刺骨的寒风、学生踏着打滑的

文学|奏响从脱贫到共富的山海协作新乐章——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山与川与海》出版

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总有一些作品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近日,广西人民出版社倾力推出的《山与川与海》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歌咏浙江与四川跨越千里的山海情谊,见证东西部协作的伟大征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山与川与海》是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乡存丛书”系列的第九部,它不仅是一部语言优美、故事动人的文学作品,更是新时代乡

致敬“盗火者”李文俊

黄体军2025年1月27日,是著名翻译家李文俊先生逝世两周年的日子,此时此刻一定会有很多人怀念李先生:正是因为他,莫言、余华巧遇了自己的“文学导师”福克纳;也正是因为他,中国当代文坛掀起了一股“福克纳热”。那么他与莫言、福克纳之间到底有何奇妙的交集?且让我们从一本小书说起。在2024年出版的书目中,很多人一定忘不了《我的文俊老爸》这本书,作者马小起,老家山东,是大翻译家李文俊先生的儿媳。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