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

攻关!华科大“荆楚”“神农”人形机器人8个月成就绝活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视频剪辑 李仪2月5日,10位“楚才”人形机器人在武汉洪山礼堂组团亮相,为湖北省“新春第一会”上演科技序曲。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带来的人形机器人——“荆楚”“神农”以其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动作等收获了诸多粉丝。推不倒的“神农”当胸大力推一把,再推一把,“神农”或是略作后仰,或是略退一两步,便迅速稳住身姿。“好稳啊,这个厉害了!”现场有观众喝彩。“神农”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成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专项 让“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专项 让“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财联社2月5日电,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2月5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要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产业变革由技术革命催生而成,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关键核心技术比例不高但关乎命脉,没有捷径可走惟有向上突围。要向“高”攀登,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

攻关技术难点 提升旅客体验 青年“创客”团队护航温暖春运

“这一大早,不但高铁车厢内温度适宜,而且连洗手水的温度都刚刚好!”早上6点20分,在郑州东站开往杭州东的G1961次列车上,旅客王女士洗漱完毕后开始吃早餐,心情很不错。在寒冬,让旅客一进入车厢就能感受到暖意,这离不开负责动车运维的青年团队的辛勤付出。5个小时前,凌晨1点,位于黄河南岸的郑州动车段动车组存车场灯火通明。技术信息科工程师朱真真不时掏出手机,查看屏幕上的温度曲线。为了让动车组旅客盥洗室的

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未来,让科技继续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推动产业腾飞。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持续增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2024年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

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未来,让科技继续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推动产业腾飞。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持续增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2024年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

广东:加快启动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研发项目

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全链条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深入实施“广东强芯”、“璀璨行动”、核心软件攻关、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在关键材料、器件、软件、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加快启动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

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将面向智能辅助决策产品、脑机混合智能产品、支撑环境三大类9个揭榜方向,征集并遴选一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两部门将委托专业机构对各地推荐项目进行遴选,公布入围揭榜单位名单,揭榜攻关期为名单公布之日起2年。入围揭榜单位完成攻关

广东:加快启动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研发项目

【广东:加快启动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研发项目】财联社2月5日电,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全链条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深入实施“广东强芯”、“璀璨行动”、核心软件攻关、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在关键材料、器件、软

用好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持续增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2024年排名升到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不仅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更为经济转型升级厚植根基、蓄势赋能。创新的外延很丰富,包括很多方面,但科技创新是最“硬核”的创新,也是

【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真抓实干 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春伊始,各地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加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春节假期刚过,北京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27项措施,探索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在江苏南京,刚被授牌的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