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

2025年公募基金开局亮眼 基民该怎么投?| 财富眼

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的翘尾行情给投资者带来了诸多惊喜。基民的收益往往跟股票市场紧密相连,特别是偏股型基金。“上半年亏损,下半年回本”已经是大多数基民的写照。展望2025年,基金行业将面临怎样的走势?基民该如何配置?(全文2527字,阅读需要12分钟) 记者 |朱开云 ‍‍‍ 实习编辑|拜哈贝儿 基民变淡定了基民黄先生对半两财经表示,过去的一年,是他10多年基民生涯最跌宕起伏的一年,从上

11连阳后 基金公司发“预警”!

2024年行情复苏的公募REITs,2025年以来的上涨势头似在进一步抬升。截至2月10日收盘,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已实现了11连阳,还创下了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在这背后,逾九成公募REITs开年以来实现正收益,最高涨幅已超过了30%。然而,面对如此迅猛涨幅,基金公司却及时发布了风险预警。相关分析认为,REITs行情走势与股市关联性较弱,但高分红因素对行情修复有一定支撑。长远来看,公募

财联社债市早参2月7日|央行等六部门公开征求意见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多地加快城投提前兑付,5%以上收益城投债仅剩230亿

债市要闻【央行等六部门拟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为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管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一要完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

10万元!江西宜春一小区给1000余户业主发钱

1月19日至20日,宜春市宜阳新区官园街道明月安居片区地中海风情小区的1000余户业主,收到了小区业主委员会派发的新年红包。这是该小区首次给全体业主派发新年红包。该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李春英告诉记者:“小区业主委员会2024年收入14万元,除去各项开支,剩余的钱给全体业主发新年红包,总金额为10.09万元。”小区公共收益指利用物业共有部分、共有设施设备进行经营性活动获得的收益。根据《民法典》第28

“固收+”翻身!规模最高翻805倍,2025会是爆发年吗?

财联社2月5日讯(记者 闫军)“固收+”变天了,刚刚过去的2024年,“固收+”市场上演着极致的变盘。一是相较于指数产品全年新增1.64万亿的大放异彩,一级、二级债基及偏债混合组成的“固收+”阵营规模大缩水,全年规模减少达到1769亿元。二是尽管整体规模缩水,市场上却不乏佼佼者,2024全年有83只“固收+”产品在四季度末实现了规模环比翻倍,翻十倍以上产品多达13只。三是业绩翻身,经历了2022年

逼近腰斩!多家银行下调!

近年来,由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较高,美元存款利率高企,美元存款及挂钩美元利率的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热捧。不过,春节假期之后,多家银行相继开始下调美元存款产品利率,有的甚至从4.3%降至2.1%,接近“腰斩”。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与美联储降息趋势有关。从未来趋势看,银行继续下调美元存款利率的概率较大。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日前,在小红书等平台,不少网友发文称,美元存款产品的利率出现了下

多地加快城投提前兑付,5%以上收益城投债仅剩230亿

财联社2月6日讯(编辑 李响)近期,随着地方两会召开,针对2024年地方化债方案取得的成效也逐步出台,城投债提前兑付进度持续加快,高息城投债愈加稀缺。 据东吴固收团队统计,从估值收益率视角来看,当前全国到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高收益城投债存量规模已大幅收缩至237.66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11954.18亿元,其下降幅度高达98%。业内人士认为,自2023年10月以来“大刀阔斧”的化债进程中,

日本2024年经常项目顺差创新高

新华社东京2月10日电(记者刘春燕 欧阳迪娜)日本财务省10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报告显示,受益于贸易逆差缩小及日元贬值背景下海外投资收益大幅增长,2024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创新高。报告显示,2024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为29.2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52日元),比上年增加6.67万亿日元,增幅为29.5%。其中,货物贸易方面,由于半导体等电子部件出口形势良好,日本去年出口额增长4.5%至104

6.99元/股!工商银行股价再创新高,今年银行股能否继续领跑市场?

2月13日,工商银行一度上涨到6.99元/股,股价再创新高。截至界面新闻发稿,工商银行报6.97元/股,股价上涨了1.01%。2月12日,工商银行盘中一度创下6.92元/股的历史新高年。年初以来,该行股价上涨了2.7%。今年以来,Wind银行指数总共上涨1.38%。而在过去一年,银行板块表现亮眼,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A股银行板块的累计上涨幅度为43%,跑赢了沪深300指数28个百分点,在市

景区摆渡车,便利还是谋利?游客体验和景区收益该如何平衡?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景区摆渡车的一些问题引发关注。由于景区的检票口到核心游览区域距离较远,年轻人不想把体力浪费在路上,更不用说很多家庭还带着老人、小孩,于是,乘坐摆渡车就成了不得不选的“强制选项”。但也有不少网友反映,景区摆渡车票价高、等候时间长,非常影响游览体验。一方面,游客需要更好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景区也需要一定的收益,该如何平衡?景区摆渡车,是便利还是谋利?游客曹先生一家自驾到云南某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