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月球南极!嫦娥七号任务有哪些特殊之处 过去一年,鹊桥二号绕月搭桥,助力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七号任务也已经被提上日程。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为什么要去月球南极寻找水冰?目前任务进展情况如何?本次任务又有哪些难点看点?中国探月四期工程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2024年,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的主要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新春走基层|我国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开始灌注液体闪烁体 我国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2月8日开始液体闪烁体灌注,预计今年8月完成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江门中微子实验位于广东江门开平市,它的核心探测设备(中心探测器)是一个有效质量2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布满中心探测器内壁的光电倍增管共同探测中微子被液体闪烁体“俘获”时产生的闪烁光,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江门中微子实验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并将开展其他多项重大前沿研究,建成后将成为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上半年实施发射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向世界宣布!“天问三号”取样点公布,这下美国彻底跟不上了 7个国家,46年时间内47次登陆火星,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成功取回火星样本。美国毅力号已经在火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因为能力有限,始终没能将火星样本取回。如今,我国天问一号也计划前往火星,完成取样任务。我国月背采样已经完成,下一步火星采样也不远了,这下老美可真追不上了!其实,从1960年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火星进行探索的脚步。1960年10月,苏联接连向太空发射了三颗火星探测器。不过因为技术原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我国学者在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取得重要研究突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郎博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烟台大学祝斌教授与北京化工大学梁正良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武雷教授、苏亮亮博士在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突破,显著提升了轻暗物质的探测灵敏度。该研究成果以“Probing Sub-GeV Dark Matter via Plasmon Excitations in Semiconductor Detectors”(“通过半导体等离激元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欧航局“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 【欧航局“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财联社2月5日电,欧洲航天局4日宣布,研究人员利用欧航局“盖亚”空间探测器数据发现一颗巨大系外行星“盖亚-4b”和一颗褐矮星“盖亚-5b”。这是“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盖亚-4b”和“盖亚-5b”都围绕低质量恒星运转,这种情况被认为是极其罕见的。欧航局“盖亚”项目科学家约翰尼斯·萨尔曼表示,“盖亚-4b”的发现表明,“盖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原创 月球没有嫦娥,却有以色列探月失败,留下的“太空难民”水熊虫 了解月球的都知道,真实的月球没有吴刚和嫦娥,只有一望无垠的月球坑。月球的环境难以诞生生命,但月球上却有可能存在一群“太空难民”——水熊虫。要知道,月球没有氧气,水熊虫是如何前往月球,如今它们还活着吗?水熊虫是一种缓步动物门生物,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存在。和人类不同,它们的生存不挑环境。无论是寒冷的北极、酷热的沙漠,还是在潮湿的土壤,以及缺少氧气的海里,它都能够找到苔藓、海草等食物活下来。这种动 军事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我们为什么要“拥抱”太阳? 太阳,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既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从原始部落的篝火崇拜到现代社会的清洁能源革命,从伽利略望远镜下的黑子观测到帕克太阳探测器穿越日冕,人类对太阳的认知逐步深入,在持续不断的“逐日”中了解太阳,在日升日落的轮回里解码自然。约100年前,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曾对爱因斯坦说,受不透明度的影响,太阳和其他恒星内部是宇宙中最难以探测的结构。1962年,加州理工大学教授莱顿就偶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海铃团队首次在南海观测到大气缪子信号 由我国科研团队搭建、坐标南海逾三千米海底的“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建设,迎来新进展。据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1月30日消息,在国家各部委、上海市科委、海南省政府及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海铃计划”团队在2024年持续紧锣密鼓地推进探测器核心部件的研发工作,并成功实施了新型探测球舱(hDOM)、粒子鉴别、实时海水光学性质刻度、声学定位等阶段性技术攻坚的深海验证,为建设国际领先的深海中微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上半年实施发射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