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

生态环境部:去年指导全国完成环评审批12.95万个,涉及总投资21.9万亿元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表示,一年来,生态环境环评工作围绕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王志华一是深化制度改革见成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源头预防的基础性制度,生态环境部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规定,强化制度落实。排污许可是固定污染源监管的核心制度,三中全会强调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首场视频直播发布会,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1月2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也是该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以来的首次视频直播发布。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介绍的三类问题,均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领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源头预防的基础性制度,排污许可是固定污染源监管的核心制度,环评是源头预防的主体性制度,也是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王志华说,这三项制度要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1、

我国已建成宁静小区2132个

本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12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为推动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推动打造一批“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宁静小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设完成宁静小区2132个。噪声污染是环境领域集中投诉的热点。近五年来,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生态环境部不断夯实声环境管理基础,加快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监管体系,持续

环境部:压减环境影响不大、能够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项目环评数量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强对环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但环评造假仍偶有发生。如何进一步加强环评造假的全链条防控?1月20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针对资质取消后环评市场出现的弄虚作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零容忍”,严惩重罚、综合施策,既猛药去疴,严打典型案件,又努力完善机制,在制度和实践上取得突破,推动环评打假进入遏增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