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非遗+文创+旅游”激活发展新动能 2月17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面塑非遗工坊,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第五代传承人李效普正在根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创作面塑作品“哪吒”。“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哪吒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李效普介绍,他还将菏泽牡丹元素融入到作品当中,使面塑作品不仅具有哪吒的灵动与力量,更蕴含着牡丹的雍容华贵。近年来,牡丹区深入挖潜发掘非遗技艺,探索实施“非遗+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热门游戏IP携手英歌舞,探索非遗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 去年春节,来自广东潮汕的英歌舞火爆出圈,稳坐新春民俗“C位”,农历乙巳蛇年将近,乘着“中国年”升级“世界年”的东风,“英歌舞”这一古老艺术也拥有了更多“打开方式”。前不久,大型民族舞剧《英歌》在广州进行首演,巧妙融合现代舞台艺术手法,创新非遗技艺表达形式,获得观众广泛好评。1月16日,这项传统非遗技艺再次呈现出多元之光,热门游戏IP“魔域”联动“英歌舞”,将游戏中幻兽技能融入表演当中,并推出非遗纪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9 浏览
(新春见闻)非遗体验受留沪过年港人青睐 中新社上海1月30日电 题:非遗体验受留沪过年港人青睐中新社记者 缪璐2025年农历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正当潮,不少留沪过年港人选择体验非遗技艺。“这是妈妈给我做的兔子灯彩(花灯),是不是很漂亮。”来自香港的梁丽萍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非遗体验,会让3岁的女儿如此欢喜,逢人就要夸赞一番。1月24日,来自香港的梁丽萍正在制作兔子灯彩。李秋莹 摄2014年,梁丽萍到上海读大学,随后在这里工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青岛城阳:非遗古法箜篌演奏闪耀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蛇年新春佳节,中国青岛民族管弦乐学会新春民族音乐会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启幕,用丝竹雅韵为中外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之旅。其中,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非遗项目古法箜篌演奏技艺传承人代卫苏的精彩演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青岛民族管弦乐学会新春民族音乐会现场 供图 城阳区委宣传部当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内,古法箜篌演奏技艺传承人代卫苏与其女于简雅,携鸿韵牌凤首箜篌,演奏了美妙的《彩云追月》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新疆“90后”服装设计师:让更多人领略到艾德莱斯绸的魅力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1日电 (陶拴科)近年来,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涌现了很多热爱并致力于传承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的匠人,洛浦县洛浦镇欧吐拉博什坎村的阿孜古丽·多来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艾德莱斯绸各种花纹布料。受访者供图1990年出生的阿孜古丽,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传统的艾德莱斯绸焕发新生,设计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融入时尚元素的服饰,让更多人感受到艾德莱斯绸的魅力。艾德莱斯绸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爱的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新春走基层丨潍坊临朐:红火过门钱“飘”出新年味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孟凡霞 潍坊报道“过门钱,过门钱,落在地上都是钱。”作为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一句歌谣,唱出了人们张贴过门钱的美好寓意。临近蛇年春节,作为我国传统的门楣、窗楣年节吉祥装饰物,过门钱也迎来它的销售旺季。1月20日,大寒。记者走进临朐县辛寨街道梨花埠村“过门钱”加工厂,传承人马世江正带领手工艺人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加工车间里一片红火,桌子上整齐地码放着一摞摞加工好的过门钱,手工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寻年味|叮咚!拜年啦!前方向你走来的是山东“非遗代表团” 编者按:春节,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那么过年,过的是什么?什么是中国年味?山东各地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年俗呢?从腊月廿三开始,大众新闻客户端每日推出一期“非遗里的山东春节”,带您一起寻年味儿。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来礼多人不怪~~鞭炮齐鸣,辞旧迎新蛇年到!今天我们召集了山东“名人”为大家送上满满的新年祝福各位亲朋好友,请就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插花、看戏、猜灯谜 广西民众“乐”享元宵佳节 2月12日晚,“花·灯·戏·欢欢喜喜乐元宵”系列惠民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许多民众报名参与体验插花、茶艺、看戏曲、猜灯谜等项目。据了解,2月12日至16日(农历正月十五至十九),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兴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在南宁戏曲博物馆里举办“花·灯·戏·欢欢喜喜乐元宵”系列惠民活动。活动汇聚了传统插花、南宁制陶技艺、壮族织锦技艺、花灯制作技艺、南宁剪纸、粤剧折子戏、茶艺、香道展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千城百县看中国|北京:潭柘紫石砚的坚守与新生 潭柘紫石砚是利用潭柘紫石制成的砚台,为北京门头沟区特产。明清时期即为宫廷御用佳品,广受群众欢迎,极具收藏价值。潭柘紫石砚在雕刻技艺上手法独特,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2021年,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让我们跟随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尚征武,深入了解这一古老技艺的精髓与传承故事。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邱俊松报道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周村烧饼:以传统技艺赋能老字号年货大集 大众网记者 张言丽 淄博报道2025年2月12日至13日,2025老字号年货大集暨淄博好物春节季促消费活动在淄博周村古商城举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村烧饼,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成为本次大集的亮点之一。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盛于明清,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历史底蕴,成为了淄博乃至山东的一张文化名片。周村烧饼的制作技艺十分讲究,从选材、和面、揉面、擀面,到撒芝麻、贴炉、烘烤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