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记者手记:从百姓中来 到百姓中去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余飞霞在调研路上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潜力与挑战。她还开始看新闻、读政策,从政策中寻找家乡发展的机遇点。最近,她给自己定下新目标,新的一年履职要多跟基层代表联系,多听村里的声音。全国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余飞霞是例证之一。她透露的调研诀窍之一是用傈僳语或方言交流,她说,自己本来就是百姓中的一员。朱彩云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02月26日

乡村教育者手记|高贵成:坚持,荣耀之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以下是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沙墩初级中学教师高贵成的教育手记:新学期的大门缓缓开启,学校通知于2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并要求各班级上报受表彰的学生名单。以往,我们总是依据成绩与日常表现设定范围,通过投票方式逐项推选

中东战地手记丨绝不离开!哪怕家园已是废墟一片

  新华社加沙2月6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绝不离开!哪怕家园已是废墟一片  新华社记者段敏夫 伊马德·德里姆利  6日,实现停火后的加沙,一面是蔚蓝大海,一面是断壁残垣。  “巴勒斯坦人绝不离开!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哪怕它已是废墟一片!我们生于此,长于此,即便死去也要长眠于此。”在加沙一处街区的废墟中,亚赞·易卜拉欣寻找着被摧毁的家的位置。  和易卜拉欣一样,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正在焦土瓦砾之上踏出一条条

大胆猜想和脚踏实地(编辑手记)

大胆猜想和脚踏实地(编辑手记) 李俊杰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3日第 06 版) 在国内最早开展小RNA研究、开创“细胞外小RNA”研究新领域、建立以细胞外小RNA图谱为基础的疾病诊断新范式……回顾张辰宇的科研历程,总能看到大胆猜想的痕迹。每一次创新,其实都是对未知的探索,而迈向未知,往往需要大胆猜想。面对学界共识,张辰宇敢于提出不同的猜想,带领团队不懈探索,最终才有了颠覆生物学研究范式

记者手记|美欧分歧:历史的轮回还是历史的宿命?

新华社伦敦2月21日电 题:美欧分歧:历史的轮回还是历史的宿命?新华社记者吴黎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句话套用在眼下的美欧关系上倒也契合。记得22年前记者第一次被派驻到欧洲工作时,美欧之间围绕伊拉克战争闹得不可开交。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罗德与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大西洋两岸隔空互怼,“战略自主”、追求欧洲防务独立一度成为法德的“口头禅”。其时,欧洲舆论认为跨大西洋关系跌入二战

先把“规矩”学透了(记者手记)

增强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力”,关键要真抓实干,首要一条,把已有的政策学好用好,落实落细。近几年,聚焦政府投资全过程,服务民间投资全流程,涉及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等的一系列文件规定陆续出台、持续完善,支持民间投资的“21条”“17条”等政策举措务实全面,与政府性投资相关规定有力呼应、互为依托,形成比较系统的投资“顶层设计”。这些“规矩”厘清了投资行为边界,明确了投资主体责任,强调了

记者手记:亚冬会上的另一种胜利

在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的比赛中,观众早已习惯顶尖选手如飞鸟般掠过天际的惊艳弧线。然而在12日举行的哈尔滨亚冬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预赛中,30岁的阿富汗运动员艾哈迈德·罗马尔·哈亚特却未像其他选手那样轻松完成高难度动作,以4.25分的成绩排名垫底。与他同台竞技、名列榜首的韩国新星金志勋则滑出了78.00的高分。和哈亚特一同参赛的,还有他2名队友艾哈迈德·穆什塔巴·哈比卜兹、尼扎鲁丁·阿里·扎达

记者手记|冲突三年,麦当劳在这里变成“只有美味”

新华社莫斯科2月24日电 记者手记|冲突三年,麦当劳在这里变成“只有美味”新华社记者刘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三年时光不过是短暂一瞬,犹如历史大幕上的一道细微褶皱。然而,对于身处这段历史中的人来说,最近这三年足以改变人生,影响世界。记者的第二次驻外之旅与乌克兰危机延宕几乎同步,见证了这场冲突的演变,深切感受到它对普通人生活的冲击与影响。还记得2013年秋,记者结束第一个驻外任期离开莫斯科时,俄罗斯加

第一视点·学习手记丨习近平算的“三笔账”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继续对反腐败斗争表明鲜明的态度:“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不少单位和地方在布局新一年工作的同时,纷纷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郑重签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值此时刻,每一位领导干部不妨重温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三笔账”——经济账、法纪账和良心账。2004年7月15日

新华全媒+丨记者手记:这枚火箭的创新,要从一颗“大脑袋”说起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题:记者手记:这枚火箭的创新,要从一颗“大脑袋”说起新华社记者宋晨、陈凯姿“脑袋大”“脖子粗”是记者第一眼看到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的突出视觉印象。即使站在发射塔架下的空地向上看,直径达5.2米的整流罩也依然是个庞然大物。“大脑袋里可藏着大学问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设计师樊晨霄告诉记者,这枚憨态可掬的火箭,是为了应对未来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组网发射需求,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