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第一视点·学习手记丨习近平的四副春联

编者按:本端2023年8月推出《第一视点》专栏,深入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浙江贯彻“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受到读者欢迎。为深化循迹溯源,新春伊始,本端今起刊发《第一视点·学习手记》栏目文章,旨在进一步揭示这些故事的丰富意蕴,提炼启示意义,激励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首篇推出《习近平的四副春联》,为您讲述“四副春联”蕴含的殷殷嘱

行走拉美手记丨在加共体首脑会议,“团结”成为关键词

新华社布里奇敦2月23日电 行走拉美手记|在加共体首脑会议,“团结”成为关键词新华社记者宣力祺 蒋彪2月,在温暖潮湿的海风吹拂之下,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迎来新老朋友相聚一堂——加勒比共同体(加共体)第48届政府首脑会议在这里举行。开幕式会场主席台上方,本次会议的主题显得格外醒目:“团结中的力量:打造加勒比地区的韧性、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加共体成立于1973年,拥有15个正式成员国。本届会议19

【观天下·美国政治】记者手记:特朗普2.0——一段“颠簸”之旅开启

记者手记:特朗普2.0——一段“颠簸”之旅开启徐剑梅20日,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虽然其很多举动并不出人意料,但仍反复冲击美国人和全世界的神经。一段“颠簸”之旅开启了。世界看到一个更加“我”字当头的美国: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向外国征收关税让本国公民富裕起来”。特朗普表示,可能从2月1日起对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

记者手记|友谊之光照亮合作之路——当布鲁塞尔灯光节邂逅中国元宵佳节

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13日电 记者手记|友谊之光照亮合作之路——当布鲁塞尔灯光节邂逅中国元宵佳节新华社记者潘革平暮色如墨,缓缓浸染天际。2月13日晚,一年一度的布鲁塞尔灯光节如约而至,三十余组创意灯光装置将这座欧洲古城装点得璀璨夺目,蛇年生肖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光影茶榭、“人工智能大熊猫”等蕴含中国元素的创意作品,则为灯光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东方风情,编织出一幅跨越山海的和谐画卷。在布鲁塞尔地标性建筑五

记者手记:开工一线,奋斗者“拼”劲十足

近日,从事水果外贸生意的蒋昌维十分忙碌。2月3日,公司节后开工。2月4日凌晨,他就飞到德国,顾不上倒时差,赶去参加5日至7日举行的柏林国际水果蔬菜展。蒋昌维(右一)在德国柏林国际水果蔬菜展上。(受访者供图)“现在行业竞争激烈,我们更要多跑市场,主动寻找客户。”蒋昌维说,除了这次,今年9月参加另一场国际展会的行程也已经确定下来。他的家乡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是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柠檬种植面积、

记者手记:国际罕见病日,感受生命的力量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题:记者手记:国际罕见病日,感受生命的力量新华社记者徐鹏航、李恒2月28日,天气晴朗,气温达到了17摄氏度。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国际罕见病日义诊活动现场,坐在轮椅上的任二娟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崔丽英紧紧拥抱。任二娟幼年时就出现了肌肉萎缩的症状。多年辗转,在2008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那时还没有特效药,崔主任帮我进行了治疗以缓解症状,鼓励我积极

记者手记|智能时代,合作才能应对挑战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1日电 记者手记|智能时代,合作才能应对挑战  新华社记者石松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20日在瑞士达沃斯拉开帷幕。这座阿尔卑斯山小镇,再次迎来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时节。  走在达沃斯小镇主街,与人工智能(AI)有关的广告牌随处可见,让人时刻联想起本届年会的主题——“智能时代的合作”。来自全球各领域的近3000名代表将在此次年会上,围绕重塑全球增长、助推智能时代产业发展、

记者手记|阿富汗难民:乡关已至 归路崎岖

新华社喀布尔2月21日电(记者李昂 聂新宇)不久前,阿富汗人艾哈迈德·法希姆一家五口刚刚结束在巴基斯坦长达两年的漂泊,回到祖国的土地上。目前,他们暂时居住在托尔哈姆加特边境口岸附近。“许多难民已一无所有,我们期待能获得更多援助。我们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衣物、食品和住所。”30多岁的法希姆站在一顶印有中英文“中国援助”的帐篷旁对记者说。他的家乡在阿富汗巴格兰省,那里贫困的现实状况让他倍感无奈——既无栖

记者手记:以投融资改革为水利发展增添“活水”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记者手记:以投融资改革为水利发展增添“活水”新华社记者魏弘毅松软肥沃的黑土地,怎样跟水利投融资创新联系在一起?记者日前的一次东北之行,找到了答案。近日,全国首单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在辽宁省抚顺市签约。出让方抚顺市抚顺县人民政府与受让方企业签订协议,交易抚顺县海浪乡杨木村、转山村5条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16.7亩,交易额167万元。交易资金主要用于侵蚀沟

(哈尔滨亚冬会)记者手记:徐梦桃的头盔和熊诗芮的雪板

中新社哈尔滨2月11日电 题:徐梦桃的头盔和熊诗芮的雪板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在哈尔滨亚冬会的赛场上,两件装备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一件是冬奥冠军徐梦桃褪色斑驳的头盔,另一件是单板滑雪小将熊诗芮写有胜利“秘方”的雪板,它们属于两位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当34岁的徐梦桃戴着这顶褪色掉漆的头盔站上领奖台时,人们很难想象,这顶头盔已经陪伴她走过四届冬奥会,如今正随她备战第五个冬奥周期。这顶头盔为何备受徐梦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