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绢

穿花袄转手绢 春晚机器人扭秧歌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当热情似火的东北大秧歌遇到科技感爆棚的人形机器人,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相信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大家对这段奇妙组合的舞蹈印象深刻。机器人是如何给秧歌演员做舞蹈“搭子”的,灵巧的动作背后又有什么我们意想不到的巧思呢?一起揭秘↓今年春晚舞台上,身穿红花袄、手转红手绢,科技范儿的东北大秧歌,活泼又喜感。负责编舞的张鹏和李梦雨是去年承担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的舞蹈导演。今年,他们带着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布依族

沈腾马丽小品没演完?导演组回应!会扭秧歌转手绢的机器人什么来头?更多揭秘→

蛇年春晚,霸屏热搜,收视创纪录。据央视新闻消息,总台蛇年春晚在境内新媒体端的实时直播收视次数和互动量均创新纪录。据初步统计,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28.17亿次,去年同期21.27亿次,同比增长6.9亿次。“竖屏看春晚”直播播放量4.96亿次,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8.09%,直播用户人数达2.86亿人,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4.4%。春晚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166亿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5亿次;春晚社交

机器人跳舞 新能源车打光 解密春晚里的那些科技元素

1月28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为观众奉上一道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大餐,向海内外受众送上乙巳蛇年的真挚祝福。不少观众发现,今年春晚中的科技元素更加丰富多元,比如会跳舞甩手帕的机器人,为杂技节目打光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天空环绕视角”对武术表演进行的云上多视角拍摄,为观众呈现多角度的创新观看体验。扭秧歌甩手帕机器人怎么做到的今年,跟舞蹈演员一起扭秧歌的机器人受到关注。北青报记

怎么做到的?春晚里的那些科技元素解密 | 热聊

1月28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为观众奉上一道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大餐,向海内外受众送上乙巳蛇年的真挚祝福。不少观众发现,今年春晚中的科技元素更加丰富多元,比如会跳舞甩手帕的机器人,为杂技节目打光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天空环绕视角”对武术表演进行的云上多视角拍摄,为观众呈现多角度的创新观看体验。(全文1674字,阅读需要8分钟) 记者|温婧 编辑|倪家宁 实习生|陈子涵 扭

浙江宣传:机器人不止会跳舞

蛇年春晚上,穿着花棉袄、转着花手绢扭秧歌的机器人看呆了观众。去掉了皮肤之后的人形机器人,浓浓的机械感与柔美的舞蹈形成了鲜明对比,有网友将其称之为“赛博秧歌”。让机器人跳舞是不是大材小用?从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之路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发?一登上蛇年春晚的机器人名叫“福兮”,谐音“伏羲”,和去年出圈的泰山机器狗“挑山工”属于同一家公司出品,来自杭州宇树科技。从公开的视频可以看到,这些机器狗可以轻而易举地

冲上热搜!网友:“咱奶”怎么不穿裤子

今天一早话题“扶着点咱奶,别摔了”冲上热搜乍一看还以为是春节走亲戚给长辈拜年的温馨提示点进去才发现是春晚融合舞蹈《秧BOT》的一则“幕后花絮”管谁叫奶呢?机器人不要面子的?话说昨晚这既有中国风(东北大秧歌)又有科技范(人形机器人)的节目一亮相就在朋友圈刷屏人形机器人穿着花坎肩拿着手绢扭秧歌看起来十分喜感能“0帧起手转手绢”网友们纷纷调侃:怎么不穿裤子就出来了?一段大秧歌扭完连“8G上网”的主持人撒

机器人扭秧歌,让科技与文化共融共生

今年的春晚舞台可谓科技值加满,在创意融合舞蹈《秧BOT》中,机器人扭了秧歌舞、丢起了手绢,成为了全国观众的热议焦点。节目里,黑色钢铁穿上红色大花袄、“手”拿手绢,和舞蹈演员们一起扭秧歌,让本就热闹喜乐的秧歌舞又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欢乐。台前表演被观众纷纷截图、魔性“二创”之外,幕后“扶着点咱奶别摔了”“机器人是被舞蹈演员押下去的”“机器人怎么不穿裤子”等多个话题登上热搜。不仅是这类笑点和幽默有点儿新颖

春晚“演员”出现失误?这一幕被外媒点赞

今年春晚上,活泼又喜感的“演员”——人形机器人刷屏了!这个春晚节目名为《秧BOT》,由张艺谋导演,16个BOT(机器人robot的简称)与16名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蹈演员,人机协同共同呈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群BOT是杭州宇树科技公司的机器人H1。“只有中国人可以”据央视新闻,在节目编排过程中,曾因时长问题需要删减机器人的动作,工程师找到春晚舞蹈类节目负责人 刘惠子极力挽留,“我问为什么不能减掉一

机器人秧歌“搭子” “如意变化”揭秘春晚彩蛋

央视网消息:当热情似火的东北大秧歌遇到科技感爆棚的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什么感觉?人形机器人舞蹈堪称今年春晚舞台最吸睛的节目之一,机器人是如何给秧歌演员做舞蹈“搭子”的?跟随记者去一探究竟。机器人转手绢?总台春晚黑科技大揭秘今年春晚舞台上,身穿红花袄、手转红手绢,科技范儿的东北大秧歌,活泼又喜感。负责编舞的张鹏和李梦雨是去年承担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的舞蹈导演。连编舞的导演都要练挺久的秧歌,对人形机器人来说

人形机器人扭秧歌,数千无人机放烟花,外媒点赞中国春晚高科技元素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青木 辛斌】刚刚过去的中国春节假期,充满了高科技元素。“春晚机器人舞动AI(人工智能)雄心。”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上,中企制造的16个机器人,通过AI强化学习,登上舞台表演秧歌。另据德国媒体报道,中国公司携3000架无人机登上央视春晚,以复杂而精确的灯光秀照亮夜空。此前,美国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多次点赞中国无人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