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长假过后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专家给出几点建议

荔枝新闻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科普知识有关情况。春节刚过,很多人沉浸在假期的氛围里。回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的节奏总会感到倦怠,提不起精神、不容易集中精力,严重的还会产生睡眠障碍、躯体症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表示,长假期间,绝大部分人从一个比较休闲的状态,一下子进入到了比较忙碌的节奏,身体和心理会出现压力的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

微山县赵庙镇开展“心理知识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现场大众网记者 朱晨 通讯员 皇甫韩雪 济宁报道2月13日,微山县赵庙镇在湖西花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心理知识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切实满足大众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讲座围绕了解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心理亚健康的有效调整方法和压力情绪与生理健康等内容展开。志愿者及培训讲师从多个角度、深度分析了群众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特点、症状、成因及缓解

2025年复工首日,这四个字刷屏!专家建议:少干点……

2月5日蛇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春节戒断反应#登上热搜全网上班族的心声都能被“不想上班”四个字概括“不想上班”刷屏了蛇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你是否无精打采?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裴双义介绍:“上班第一天建议少干点活,从比较简单容易顺手的工作开始做起,不要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强度,如果不这样容易导致退潮忧郁症。从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变成了一个比较有压力的环境,我们会对这个环境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

这样甩掉“假期综合征” 帮助孩子快乐收心迎开学

随着开学季的临近,许多学生和家长正面临“假期综合征”的挑战。如何快乐“收心”,元气满满地迎来新学期?什么是“假期综合征”?“假期综合征”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假期狂欢后突然“收骨头”,小的们没缓过来。往往到了开学前这个节骨眼,有些孩子表现出抵触上学、紧张、情绪低落等。这并非孩子们在瞎胡闹,而是“假期综合征”的影响。更甚者,个别孩子会出现反复腹痛、情绪失控的情形。这样的孩子经过心理评估,其开学焦

这张表格在网上疯传!00后:我还没准备好呢

近日#属于00后的年龄表还是来了#冲上热搜一张“2025年00后的年龄对照表”在网上广泛流传“什么,第一批00后已经25岁了?”“什么,再过两年,00后全部都是成年人了?”不少00后感慨:明明感觉自己还是小孩怎么突然就变成大人的模样了?成为大人?我还没准备好呢!还有不少00后表示因此感到焦虑“童年记忆里‍到了十八岁就会“自动解锁”的成熟和稳重自己好像还没学会……”“20多岁了可似乎我还没准备好成为

安徽两会|让中医更好治“心病”,委员呼吁三级以上中医院设心理门诊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除了西医治疗,中医的辨证论治也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方案。“中医对心理疾病统称为‘郁病’,中医治疗郁病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停药后复发率低,适合各种人群。有些情况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加疗效,减少西药副作用。”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姚淮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基于自己长期的临床观察,姚淮芳在今年安徽省两

省政协委员杨杰:建议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在本次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杨杰在提案中建议,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以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率和干预率,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协同与整合。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缺乏协同联动作为儿科医生,杨杰一直在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她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缺乏顶层设计和协同联动,机制还

寒假余额已不足 “收心指南”请查收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佛山中小学校的寒假进入倒计时,新学期将于2月13日开启。开学在即,不少学生还沉浸在假期模式,如何帮助学生顺利“收心”,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日前,佛山多所中小学发布“收心指南”,从生活作息、学习规划、心理调适等方面为学生和家长支招。阶梯式调整作息过年期间,许多孩子的生活作息都有些紊乱。为了让孩子早日适应学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佛山多所学校建议学生有意识地对作息时间进行适

开学复工焦虑多,心理隐忧如何破(健康驿站)

近日,多地中小学开学,迎来春季新学期。图为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老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王龙飞摄(新华社发)经过一个长假,中小学和高校近日陆续开学,上班族已返岗复工。重回学习或工作轨道,许多人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如何更好适应开工、开学节奏?怎样保持身心健康?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位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领域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儿童青少年接纳情绪,科学引导春节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