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涵

人民热评:戳穿“增肌神药”真面目

“健美圈不看天赋,只比耐药性”,让人瞠目结舌。这是健美,还是自虐?事实上,为了追求发达的肌肉,一些人长期滥用类固醇增肌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些人被称为“药罐子”。使用者们都有类似的画像:按医学上的标准,他们不胖也不瘦,但他们有另外的标准,来源于社会和文化塑造的一种“肌肉审美”,不断地寻找雄性激素能填补的肌肉缝隙。这些药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肝损伤、心脏疾病、激素系统失衡甚至死亡,但一些健身人群却把它们当成“

人民热评:侮辱、诋毁运动员,该受到法律惩戒

日前,在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比赛现场,出现侮辱、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的言行。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发声强烈谴责,并称将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以及对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恶意行为。从比赛现场传来的辱骂和诋毁声,充满恶意,极为刺耳,令人忍无可忍。这种恶劣言行已经激起了公愤和疑惑:肆无忌惮地辱骂他人,谁给的底气

人民热评:动车行李箱屡砸人,该给予高度重视了!

近期,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媒体自曝,曾被放置在“行李架隔断处”的行李箱砸中。从网友反馈看,乘坐动车被行李箱砸中,并非孤例,这让人深切感受到“行李箱砸人”事件关乎公共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乘客被行李箱砸中,首先应探讨责任归属。按照民法典规定,“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乘客无端被砸中,铁路方恐怕难辞其咎。而将所携带的行李箱放置在贴有“连接部位 勿放行李”安全标识字

人民热评:对擦边“举牌”必须亮红牌

“举牌”,原指在Cosplay(角色扮演)、漫展等活动中,参与者手持印有特定信息或角色名字的牌子,用以展示个人喜好或表达支持。这原本是一种充满创意与温情的互动形式,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却滋生出了网络黑灰产。部分“举牌”内容不再局限于通过黑板、平板等来展示,而是将“特定内容”写在身体的隐私部位。这些账号诱导用户通过“暗语”进行交易,经营各种网络擦边生意,更有甚者,直接贩卖淫秽色情制品。网络上,擦边“举

人民热评:应以完善术前制度来杜绝“美托

继“饭托”“酒托”后,一种名为“美托”的营销套路在医美行业悄然兴起。所谓“美托”,即医美机构预先安排在美容院的销售人员,与美容院工作人员、医美咨询师等相互配合,按照事先编排的“剧本”,运用“话术”,对目标顾客实施精准“围猎”。这种由医美机构、美容院和销售人员共同编织的“剧本式围猎”,给消费者灌输“一整解千愁”等错误理念,让消费者一步步陷入“引流-转化-收割”的连环套中,忽略自身真正的需求,被诱导高

人民热评:“80后死亡率”系谣言,要学会识破“AI幻觉”

“截至2024年末,80后死亡率突破5.2%”“70后死亡率低于更年轻的80后”……这是真的吗?尤其是,文章表示这些数据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所谓“权威数据”。你有没有被吓到?细究之下,不难发现重重破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开展,只统计过去一年死亡率的整体数据,既无法“预测未来”,也没有针对任何特定群体的单独统计。甚至连惯例也不符合,国家统计局等专业统计数据中关于死亡率用千分率表示,而

人民热评:拿什么束缚任性探险违法穿越的脚步

因穿越秦岭禁地“鳌太线”,失联10天的18岁驴友,2月17日在核桃坪附近的山上被找到,身体有部位受伤,无生命危险。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从过年到现在不到一个月,已经是第二次在鳌太线开展救援,上一次还动用了直升机。驴友口中的“鳌太线”,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属于尚未开发的区域。此前,当地相关部门已多次发布公告,全面禁止“鳌太穿越”活动。但从现实来看,尽管有禁令和违法警告

人民热评:被认定为文物的个人住房该怎么装修?

一觉醒来,自家屋子被认定为文物了,还能住吗?近日,湖南怀化村民李先生因自家老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无法翻建的事件引发热议。当个人住房与文物保护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妥善平衡文物保护与居住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湖南怀化村民李先生一家的情况不是个例。2019年,家住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的王先生发现自家老房墙皮脱落,房梁倾斜,成了“危房”。由于其房屋所在的院落被认定为北京市文保单位,他只能按照文

人民艺起评:爆火春节档展现“内容驱动”重要性

春节档交出红火成绩单,“开门红”振奋人心。据统计,截至2月5日,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大幅刷新春节档票房最高纪录。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超2024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同时,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第一。对观众而言,今年春节档是火热到一言不合就“售罄”;早场影厅几乎坐满,晚上十点

人民热评:标签化中国女婿,如此炒作不可取

连日来,“女婿”成了热搜榜的常客。从“女婿每年春节都找老丈人告状”,到“女婿回娘家哭着给丈母娘告状”,从“大年初二女婿又开始汗流浃背了”,到“女婿回老丈人家的统一行为”……一些自媒体似乎嫌热度还不够滚烫,甚至拉上了演员沈腾助攻,“沈腾凭什么演马丽女婿?”一条条主打“女婿”的热搜,让人不知所云、不明所以。乍一看,还以为谁家女婿遭遇了骇人的虐待,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比窦娥还冤;细一瞅,原来又是玩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