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

内蒙古立大功了!数十亿亿工程将黄河水引入沙漠后,让沙漠变绿洲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水土相克”的道理,也就是土能够抑制水的流动,而流动的水又能带走少量的沙土。然而,在我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却打破了这一常规。鄂尔多斯不仅有为成吉思汗亡灵修建的宫殿,而且还有一片曾经荒芜的沙漠,这一片沙漠就是曾经的我国第七大沙漠、蒙古语意思为“弓上弦”的库布其大沙漠。这里之所以加上多个“曾经”,是因为“荒芜”和“第七大沙漠”这些用来形容库布其沙漠的词汇,在人们的努力下,都已经成为

内蒙古2024年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2024年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约占全国总任务的45.8%,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2024年6月15日,牵引播种机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项目区种柠条。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据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局长王肇晟介绍,去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顺利推进,治理沙化土地238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

内蒙古2024年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2024年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约占全国总任务的45.8%,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2024年6月15日,牵引播种机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项目区种柠条。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据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局长王肇晟介绍,去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顺利推进,治理沙化土地238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

“光伏长城”环抱黄河“几字弯”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腹地,登上一座12层的钢铁瞭望塔,环顾四周,一片片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映入眼帘。“我们的‘光伏长城’已经成形了。”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宋俊峰介绍,“从准格尔旗到杭锦旗,沿着黄河‘几字弯’近400公里的沙漠,我们用光伏板构筑成一道‘生态长城、绿电长城、产业长城、创新长城、富民长城’。”“金海变蓝海,治沙又致富。”眺望四周,观光区、光伏板、绿化带、原生沙漠、

NASA发现“中国大工程”

据参考消息援引台湾“中时新闻网”1月4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观测站”网站日前以《在中国建造太阳能长城》为题,发布了一组卫星图像对比,显示大陆太阳能发电项目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12月20日还是荒凉沙漠的一隅,2024年12月8日已变身为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基地。据报道,“地球观测站”网站写道:“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风沙弥漫,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曾有着‘死亡之海’的名声。

干掉千年老沙漠,面积超8个韩国!中国治沙模式有多难复制?

据统计,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曾经高达2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27.9%,简直触目惊心,可以想象得出这对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沙漠不过,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工程、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全民参与,成功将大量沙漠变回了绿洲,面积堪比8个韩国。想象一下,曾经黄沙漫天的毛乌素沙地如今郁郁葱葱,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曾经寸草不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也已

飞机上肉眼可见,欧洲媒体惊呼:中国在建“400公里光伏长城”!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自然环境极为严酷,风沙肆虐、日照强烈。长久以来,这里是自然的“禁区”,只有少数耐旱植物动物能在这片戈壁滩上生存。然而,站在如今这片沙海的中央,你会发现它的样子已经发生了变化。密密麻麻、整齐划一的光伏电池板,把这片沙漠装点成了一幅美丽的蓝色画布。不仅如此,在光伏板下,竟然还能看到羊群悠闲散步的身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黄沙遮天”到“蓝色长城”这项工程的背后,是一个宏大

原创 干掉千年老沙漠,面积超8个韩国!中国治沙模式有多难复制?

据统计,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曾经高达2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27.9%,简直触目惊心,可以想象得出这对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沙漠不过,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工程、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全民参与,成功将大量沙漠变回了绿洲,面积堪比8个韩国。想象一下,曾经黄沙漫天的毛乌素沙地如今郁郁葱葱,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曾经寸草不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也已

原创 飞机上肉眼可见,欧洲媒体惊呼:中国在建“400公里光伏长城”!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自然环境极为严酷,风沙肆虐、日照强烈。长久以来,这里是自然的“禁区”,只有少数耐旱植物动物能在这片戈壁滩上生存。然而,站在如今这片沙海的中央,你会发现它的样子已经发生了变化。密密麻麻、整齐划一的光伏电池板,把这片沙漠装点成了一幅美丽的蓝色画布。不仅如此,在光伏板下,竟然还能看到羊群悠闲散步的身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黄沙遮天”到“蓝色长城”这项工程的背后,是一个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