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文化中国行|京津冀木版年画里的古朴、典雅与粗犷

自明末肇始,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我国木版年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地区。数百年来,无数的艺人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木版年画,此间京津冀各个小区域又慢慢形成了带有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和独特韵味。春节期间,澎湃艺术在首都博物馆看到,为配合“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该馆举办了“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呈现京津冀地区木版年画的独特艺术风格。自古以来,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木版

年画里的新年味(文化中国行)

图①:山东青岛吉林路小学“民俗文化迎新年”主题活动上,孩子们展示学做的木版年画。  新华社记者 王海滨摄  图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作品《双喜临门》。  李祉瑶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杨柳青木版年画作品《瑞蛇迎春》。  李祉瑶摄(人民视觉)  图④:绵竹木版年画作品《年年有余》。  绵竹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⑤:天津古文化街,顾客在选购年

哈尔滨市香坊区新香坊街道双恒社区开展“薪火承元夕 妙笔绘年画”元宵佳节创意年画活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11日电(记者 刘锡菊)为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丰富广大居民的精神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喜迎蛇年元宵佳节。2月8日,香坊区新香坊街道双恒社区组织开展“薪火承元夕 妙笔绘年画”元宵佳节创意年画活动。活动现场,一幅幅精美的年画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欣赏。这些年画题材丰富,不仅有寓意吉祥如意的传统图案,还有展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新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蛇在咱们传统文化里

团圆年|年画“画年” 点染华年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古语云,“无画不年”。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宁夏金凤区 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春节

“快过年了,我是准备来商场准备点年货,正巧现场有文艺演出,现场还有书法老师给我们赠送春联、赠送新年画,节目也非常精彩,过年的气氛特别浓,我们都看的非常开心。”居民张勇说。1月24日,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举行“欢乐中国年”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春节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移风易俗为主题,音乐快板《宁夏移风易俗新乐章》、小品《百善孝为先》等通过生动幽默的情节揭示了婚嫁过程中出现的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俗

AI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绵竹年画“跃然于屏”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0日电 (李露平)近段时间,当市民们拨打电话时,手机屏幕会瞬间被一幅幅栩栩如生、绚烂多彩的绵竹年画所占据。这些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视频彩铃,不仅令人眼前一亮,更在不经意间传递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笑意满面的财神,手执“恭喜发财”的红绸横幅;各式各样的灯笼和鱼儿装饰点缀在笑意盈盈的年画娃娃周围;一人手舞双鞭、一人手握双剑,两者一动一静,一刚一柔,相互映衬……打开“咪咕音乐

乘高铁赏非遗 感受浓浓“中国味”

列车乘务员与旅客共同体验中国传统工艺刻纸。翟祚珩摄旅客体验山东手造汉家老苗手工织布技艺。颜笑摄非遗传承人傅喜娜将《孔雀开屏》作品带上高铁。颜笑摄聂家庄泥塑传承人与列车员向旅客介绍泥塑的由来。翟祚珩摄旅客体验杨家埠木版年画拓印。颜笑摄栩栩如生的龙口面塑、精巧细腻的高密剪纸、憨态可掬的聂家庄泥、绚丽多彩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日前,在荣成开往北京南的G1088次列车里,“情暖春运路,非遗进万家”文化活动正

适合寒假观看的宝藏国产纪录片,赶紧帮孩子收藏

纪录片可以帮助孩子们看世界、懂人文、长知识这些宝藏国产纪录片各位家长快收藏起来陪孩子一起观看吧《年的味道》记录30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春节展现中国各地异彩纷呈的年俗通过中外专家的采访追溯年文化的发展脉络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四季流转年夜饭》把中国人对于过年的情感融入历史、民俗饮食、地域文化中表现中国人对于过年和故乡的情感《过年的画》聚焦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