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第一个非遗春节,非遗市集、文创等成北京文博亮点
今年春节,北京市博物馆接待服务观众239万人次,同比去年基本持平。记者注意到,除了常规的展览,今年的博物馆还紧扣非遗主题,推出年画展、非遗体验区、非遗市集、民俗非遗活动等。文创销售也在春节期间持续发力,汇聚30余家博物馆的“爆款”文创产品亮相,还有春晚特别纪念版文创限量发售,将观众的购买热情推向高潮。亮点1:博物馆京津冀三地大联动,营造过年氛围申遗成功的首个春节,京津冀三地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共计
团圆年|年画“画年” 点染华年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古语云,“无画不年”。从镇恶驱邪的门神画,到娃娃抱鱼、五谷丰登等祈福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传统+创新,潍坊手艺人玩转“哪吒”
近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哪吒”的形象也火遍大街小巷。同时也激发了我市手艺人的创作灵感,大家纷纷利用自己的特长和精湛的技艺,创作出各式各样的“哪吒”题材作品,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展现潍坊文化的独特魅力。潍坊孟氏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孟祥祥创作的“哪吒”面塑,手拿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眼睛炯炯有神,将哪吒闹海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潍坊木版年画领军人物张运祥印制的“哪吒”木版年
文化中国行|千年古镇杨柳青的新春年味
春节假期,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畔的千年古镇杨柳青一派热闹景象。杨柳青古镇因杨柳青木版年画而闻名。笔法细腻、寓意吉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在明清时期因漕运发达而行销各地。漫步古镇,街头巷尾年画元素随处可见,灯光布景、民俗展演、特色商铺等一系列新场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传统年味。2月2日,演艺人员在杨柳青古镇舞龙。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2月2日,游人在杨柳青古镇敲鼓。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2月
新春走基层|杨家埠花灯点亮中国年
临近元宵节,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东杨家埠村一家花灯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赶制花灯订单,蛇元素花灯成为各地为元宵节增色的抢手货。近年来,潍坊市寒亭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花灯产业已成为继杨家埠木版年画和潍坊风筝之后的第三大特色产业。记者:吴飞座、王志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惠民演出、义诊、农业科技成果展示…… 2025成都市“三下乡”来了
“万千气象中国年,感受成都新活力”。政策咨询服务、惠民演出、义诊、农业科技成果展示……1月23日至24日,2025年成都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在简阳市前锋村、协议村开展。本次活动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吸引了当地群众广泛参与,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同时让大家感受到城乡融合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成果。看表演、获赠图书 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川剧表演《英姿》,歌曲《灯火里的中国》,精彩热
(新春走基层)九旬匠心绘“缸鱼” 传统年画“游”向时代新潮
中新网天津2月2日电 题:九旬匠心绘“缸鱼” 传统年画“游”向时代新潮中新网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1日,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90岁的王学勤俯身为“缸鱼年画”上色——蓝绿色彩的宣纸上,红鲤甩尾欲跃,莲叶轻摇生姿。图为王学勤在家中为缸鱼年画进行上色。记者 佟郁 摄 这幅《缸鱼》,日前亮相于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所著《过年书》封面。自春节申
年味里的中国——春节文化传承发展新闻扫描
“过好春节意味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凝结着中国人民的集体情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继承传统而富有灵魂,因与时俱进而富有生命。透过乙巳蛇年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我们感受春节的意蕴在悠远积淀中历久弥新。年味更浓了在传承和发展中厚植春节文化内涵除夕夜,一棒“铁花”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