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

文物“话”春节(文化中国行)

宋代十二生肖压胜钱。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岁朝欢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双扬鞭》年画。  绵竹年画博物馆藏东汉二十四字吉语砖。  四川博物院藏商代“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刻辞卜骨。  国家博物馆藏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掐丝珐琅八吉祥纹大吉葫芦瓶。  故宫博物院藏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众多承载着春节印记的文物,仿佛一幅跨越千年的画卷,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春节

“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举行

本报苏州1月23日电(记者李卓尔、王伟健)1月23日,2025年“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作为“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推介全国“古城过大年”特色活动,发布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高铁上的非遗”计划、“非遗贺新春·AI中国年”活动、江苏“非遗好物”等。“年货好囤、年味好浓、年戏好看、年俗好玩、

游历下新春 品年味正浓丨登高祈福·祥蛇献瑞 2025年千佛山新春游园会开幕

大年初一,2025年千佛山新春游园会盛大开幕,一幅喜庆祥和的年庆画卷沿景区主山路排闼开来。在北门内广场,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南山西关高跷队粉墨登场,在铿锵的鼓点指挥下步调一致集体行进,演员们面部的喜怒哀乐、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夸张艳丽的装扮,将喜庆欢乐的浓厚年味瞬间拉满。牌坊下的“鼓上舞”引起往来游客驻足围观。一名唯美女子站在中国的雕龙大鼓上,甩着长蛇形水袖,用创意舞蹈演绎东方美感,伴随鼓点氛围营造出

春节消费成绩单: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亿元,同比增长7%

红星资本局2月6日消息,在今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了春节消费市场情况。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1%。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何咏前介绍,节日期间,食品、年俗商品、绿色智能家电、手机、平板等商品热销。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服务消费活力十足。节日期间,聚餐、旅行、观影、看剧等服务消费需求集

春节假期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

本报北京2月6日电 (记者罗珊珊)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市场年味浓、人气足、销售旺,商品消费亮点突出,服务消费活力十足,消费场景拓展创新。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1%,消费市场总体实现平稳开局。节日期间,食品、年俗商品、绿色智能家电、手机、平板等商品热销。聚餐、旅行、观影、看剧等服务消费需求集中释放,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

新春倒计时!中国移动咪咕用AI讲好中国年故事

新春将至,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上线“非遗贺新春·AI中国年”春节文化传播活动,特别开启“说年”“祈年”“拜年”“过年”四类互动方式,通过现代化人工智能手段,助力非遗以更生动、更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推动中国春节全球传播。本次活动中,咪咕将携手专家、官方协会“说年”,专业解读春联、传统戏剧、财神灶神等春节非遗元素,讲述中国文化故事。视频科普内容将通过AI视频彩铃发布,把非遗知识一键设置为视频彩铃,令

相约大年初二,海淀区开启新春科技庙会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大年初二至初六(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市海淀区将以“AI在海淀过大年”为主题举办新春科技庙会,为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此次庙会不仅展现了海淀区的创新活力,还将传统年俗与现代科技融合,为四海宾朋带来充满未来感的春节体验。AI主题科技庙会以海淀五棵松万达广场为主会场、翠微大厦为分会场。主会场与分会场将分别围绕“巳海春潮”与“巳海迎新”展开,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多元业态融

大年初七话年俗:“人日”戴人胜,纳吉求平安

今天是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捞鱼生、送火神,反映了人们祈福纳吉求平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1、戴人胜在古代,人日这一天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逢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意味着

[视频]春节假期 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保持高位运行,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春节假期,全国多地出台景区门票优惠、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措施,旅游消费潜力得到持续释放。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游客对于年俗活动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北京、西安等地凭借悠久的文化底蕴仍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东北、华北等地区冰雪旅游持续火热,“县域游”“乡村游”成为新热点,入境旅游市场稳步走高。文化和

新“年俗”折射文化消费新气象

□ 本报记者 解磊文/摄银幕亮、年味浓,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4日23时,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至2月4日)票房突破97.12亿元,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纪录;2025年度票房(含预售实时)破110亿元;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第一。“想过会很火爆,但还是没想到会如此火爆。”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张明新告诉记者,这个春节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