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30多万份遗嘱里,封存着人们最真实的牵挂

人们对遗产的分配方式各不相同。有人留给伴侣和子女,有人留给孙子,有人留给素未谋面的网友,甚至是一群陌生的孩子。借一份薄薄的遗嘱,人们表达了对亲人最深的惦念,或者留下最彻底的隔阂。据中华遗嘱库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提供遗嘱咨询478850人次,登记保管311868份遗嘱。绝大部分遗嘱来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但不可忽视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提前作出规划。一场突发的疾病,

人甚至无法共情小时候的自己,网友:不是我就上个网怎么什么都被抖出来了啊

近日#人甚至无法共情小时候的自己#登上热榜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小时候的“黑历史”用床单当披风拼命要买的blingbling的鞋子QQ空间的青春伤感文学……坏了,这下真的全想起来了(是谁的DNA动了我不说)论小时候不懂事到底留下了多少笑料现在看来只觉得“两眼一黑”快和团团一起看一下那些无法共情的童年回忆吧!那些年之打败我的是天真,还有无邪小时候以为百度是万能的忘记作业后打开电脑,开始搜索没有搜到时小小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如今烟花爆竹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了但也要注意部分商品的包装有迷惑性可能会导致误伤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子因摔炮包装如奶糖想吃却不慎被炸伤口腔当事人巫女士表示:“当时我在家里看电视客厅没有开灯我弟弟就提了一口袋零食回来我就感觉和小时候吃的香芋奶糖很像”外观上看,香芋奶糖和摔炮确实存在包装相似,有网友表示颜色更像山楂糖“然后我就开了一个放在嘴巴里然后咬了一下,直接就爆了当时我都懵了说实话当时没有感觉到痛只感觉

“终于让所有人知道了” 火热的冰雪经济让尔滨越来越好

哈尔滨亚冬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我国冰雪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带火了冰雪文化、带动了冰雪经济。记者崔诺是黑龙江哈尔滨人,亚冬会前,她回到家乡,去探访她身边那些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他们生动、达观、坚韧、热烈,扎扎实实地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冰雪中迸发无限活力。他们是千千万万哈尔滨人的缩影,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尔滨真正的底色。总台记者 崔诺:当你是一个东北人,你就会常常面对这样一个提问,你会滑冰

每天量产约1万斤,湖北襄阳两辈人35年卖出近50万斤元宵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唐姗姗 刘紫瑶小时候耳濡目染父母亲制作手工元宵,长大后又回到家乡接下这门传统手艺,并借助科技把它做大做强。元宵节前夕,湖北襄阳襄城区欧庙镇石湾村村民石磊正忙着赶制元宵。作为十里八乡知晓和认可的手工元宵传承人,连日来,石磊接到的客户订单爆满,每天便要量产约1万斤元宵。石磊家的手工元宵(刘紫瑶 摄)在石磊的记忆里,童年和元宵紧密相连。上世纪90年代,石磊的父母进城,在襄城区

新春走基层丨热巴舞跃动雪域 非遗传承焕新彩

新华社拉萨2月9日电(记者黄耀漫)新年伊始,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犊镇的草坝上,乌巴村文艺演出队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尽管寒风凛冽,但激昂的鼓点和热烈的音乐,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60岁的阿尼,作为祖化热巴舞第七代传承人,对在此次市里组织的热巴舞比赛夺冠信心满满。提及热巴舞,这位老人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一边讲述一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阿尼在跳热巴舞(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大学生写家史|出走与归来

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推出“大学生写家史”系列,记录大时代下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慈航镇在四川盆地西边,龙泉山脉的南山脚下。地势西北高东部低,是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的南大门,东面与彰加镇接壤,北面与钟祥镇相连,而南面则与乐山市的井研县相邻。我的外公一辈的亲戚们大多来自这些地方。小时候每逢暑假,母亲就把我扔回慈航“放养”。那时候坐在大巴上的我也分不

你最难忘的元宵节记忆是什么 近四成受访者吃的元宵/汤圆是家人自己做的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吃一碗热腾腾的元宵、赏一场绚丽的花灯、看一场热烈的舞狮表演……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元宵节。在你心中,有哪些难忘的“元宵节记忆”?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吃元宵/汤圆是人们最难忘的“元宵节记忆”,其次是赏花灯猜灯谜。“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跟家人在路边看商贩滚元宵”00后赵程瑜老家在四川成都。在

我们的春节|我的春节记忆

有关春节的记忆都是温暖的、璀璨的,如酒一般越久远越弥香,让人眷恋沉迷。进入腊月,浓浓的年味就开始蔓延,期待便在心里一层一层地叠加,直至年关,充实迸发绽放。小时候的我对这个盛大的节日充满敬意,一到快过年的时候,我母亲就会告诉我:“要说好话,这样明年一年就会顺利,饺子裂口了要说饺子笑了,碗摔碎了要说岁岁平安。”我不太懂,但是我知道我这段时间将会非常幸福,我犯错烦人的时候我母亲会给我最大的忍耐与宽容,因

大家爱看好电影(说说你看过的春节档电影)

今年春节期间放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等电影引发了热议,也勾起了我小时候看电影的回忆。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没有电视,也没有录像,能到镇上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是梦寐以求的事。有一年大年初一,我和叔叔们走了近10公里到镇上看电影,当天放映的影片有《少林寺》《红牡丹》,来看的人很多,我是被叔叔扛在肩上才挤进电影院的,至今印象深刻。后来有了录像厅,普及了电视,电视上有电影频道,可以随时看电影。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