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来了,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5〕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2月17日(本文有删减)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商务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商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

央视网消息: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请问2025年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方面将有哪些工作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回应,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

受益递延纳税 2024年重庆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超39亿元

中新网重庆2月28日电 (梁钦卿 牟馨馨)重庆市税务局2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39.4亿元,同比增长253%。2024年,重庆已有17户次企业享受递延纳税政策。据介绍,2024年,重庆外商再投资资金流向企业涉及8个行业大类,较2023年增加2个行业大类,分别是资本市场服务业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时,外商投资重庆金额逐步增长。2024年,重庆外商

原创 良苦用心!国家再禁外商投资新闻、报纸以及广电行业,为了什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二十余年,期间中国秉持开放融合之初心,对外资的入局往往持予积极态度。比如前不久的医疗改革,允许外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设立独资医院,足以见证中国面向世界的决心。一些行业可以海纳百川全球开放,但一些行业却必须严格苛刻行有所止。随着互联网商业媒体的兴起,中国传统媒体形态发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政府对国内外新闻机构的舆论意识形态管理变得极为严苛。9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商务部发

享受递延纳税政策外商在华再投资创新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刘垠)记者20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2024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1622.8亿元,同比增长15%,再创新高。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斌开表示,外商在华再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中国市场对外商投资的强大吸引力,相信随着递延纳税等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的“磁吸力”将更强,将有更多外企“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外商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即对

新华鲜报|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2月19日对外发布,从4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我国吸引外资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行动方案以务实举措释放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明确信号。一系列举措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方案提出,适时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研究制定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

多部门将推稳外资“1+N”政策组合拳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经济参考报》2月21日刊发记者陈涵旸采写的文章《做好稳外资“加减法” 多部门将推“1+N”政策组合拳》。文章称,在国新办2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介绍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相关情况,明确将从扩大开放试点、优化营商环境、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方面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

我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迎来首个开诊日

26日,我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鹏瑞利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迎来首个开诊日,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开放政策宣布后的新落地举措。这家医院由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10亿元人民币,拥有500张床位。医院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服务,满足常见疾病和疑难病症的诊疗需求,同时设有国际部,提供健康及慢病管理等定制化医疗服务。2024年9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

同比增长15%!去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1622.8亿元

外商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即对境外投资者从我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凡直接投资于我国境内项目和领域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2月20日,红星新闻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1622.8亿元,同比增长15%,再创新高。▲图据图虫创意据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具体来看外商在华再投资有四方面亮点:一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者再投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