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

找矿用上哪些“黑科技”

图①:“航空地质二号”直升机。   图②:科研人员正在运用地球化学技术开展研究。图③:技术人员正在放飞无人机执行勘探任务。   图④:科研人员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单位提供随着航空遥感、地球化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地质勘探已迈入上天入地、透视地球的新阶段。“天空之眼”扫描地层、“元素密码”破解矿脉、“数字建模”重构地形、“算法推演”锁定铜矿……层出不穷的找矿“黑科技”,

我国多地发现大型金矿!

1月19日,中国地质调查发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和黑龙江塔河宝兴沟3个矿区取得金矿找矿突破,累计新增金资源量168吨。其中安坝里北矿区新增102.4吨,达到超大型规模。哈达门沟大坝沟矿段新增41.3吨,塔河宝兴沟金矿新增24.3吨,均为大型规模。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本次找矿聚焦胶东、秦岭、上扬子西缘等重点成矿区带和哈达门沟、甘南-陇南金矿等24个金矿大型资源基地,

新一轮找矿行动,有重大突破!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方级气田;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铜、金、镓、锗、铟等12种矿产资源量显著增加;锂、锆、铪、氦气、稀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矿产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宝贵的矿产资源是如何发现的?对我国有哪些重

上天、入地、下海:我国找矿成果何以“井喷”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题:上天、入地、下海:我国找矿成果何以“井喷”新华社记者王立彬“油”多“铀”好!从世界级铜资源基地到世界级锂成矿带,从锆铪资源改变全部依赖进口到改变铌资源“受制于人”局面……进入2025年,我国发布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重大找矿成果为何不断涌现?1月21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给出答案。我国“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创造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记录。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从

铜,重要原料正获得更大舞台

中国铜业洛阳铜加工高精度电子铜带生产线。  汪恒玉摄金田铜业高精密铜合金带材5G生产车间。  孙全民摄空调、冰箱,居民常用的家电大多离不开铜。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铜也是其中重要金属材料。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推出一批新举措,旨在提升铜原料保障能力,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上下游协同,更好支撑

新疆库车发生5.0级地震,消防已赶赴现场勘查,震中最近乡政府干部已进村排查

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5日7时42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41.23度,东经83.74度。5日8时许,当地多位市民及网友对极目新闻记者称,当时还未起床,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紧急避险,地震造成当地及周边地区震感明显。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官方信息显示,震中距最近的塔里木乡13公里,距轮台县74公里、距沙雅县80公里、距库车市82公

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质勘查,我国这套系统成功拿捏!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顺利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支撑。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攻克了高灵敏度磁场传感器、大动态信号接收、航空吊舱稳定平台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可获取地下断层、裂隙、地下水和矿产资源等分布情况,准确圈定具有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的风险区域。

找矿用上哪些“黑科技”(瞰前沿)

找矿用上哪些“黑科技”(瞰前沿) 本报记者  常  钦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01日第 08 版) 图①:“航空地质二号”直升机。图②:科研人员正在运用地球化学技术开展研究。图③:技术人员正在放飞无人机执行勘探任务。图④:科研人员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以上图片均为受访单位提供随着航空遥感、地球化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地质勘探已迈入上天入地、透视地球的新阶段。“天空之眼”扫描地层、“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