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

习近平: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共商国是,其间,他提到自己心中的特殊情结。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开启了7年知青岁月。在那里,他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梯田、打坝淤地、建沼气池。回忆起当年陕北农村的生

强调促进农民增收、明确9项重点任务 新《规划》还有哪些亮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规划》指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郊区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

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写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之际

伴随春的气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大棚里,甜瓜藤蔓匍匐向前。“中央一号文件举措实、含金量高,专门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种好甜瓜,大家伙儿更有底气。”山东嘉祥县金屯镇薛韩村党支部书记韩耀海说。春灌正忙,春水润田。“好政策送实惠,种粮吃下‘定心丸’。”近日,山西大禹渡灌区开机放水,芮城县大王镇张村种粮大户陶帅忙浇地,小麦喝上了今春“第一口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

总书记的春天之约|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农,天下之大业也。从黄土地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厚感情。在2014年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现场,时任滁州市市长的张祥安向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乡亲们的问候和邀请。总书记回应道,“我对滁州很有感情。”“我想有机会一定再去!”2016年4月,总书记如约而至,小岗村迎来盼望已久的贵客。在小岗村,总书记沿田埂步入麦田察看小麦长势;在18户农民发起大包干签字的“当年农家”院落,称赞小岗村当

不误农时助力春耕运输,绘就美好民生图景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近日,据多家新闻媒体报道,随着2024年春运稳步进入尾声,全国各地掀起春耕备耕热潮。为确保粮食、化肥、农用机具等春耕物资高效、快捷地送达农民群众手中,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路网优势,科学部署、高效统筹、灵活调度,为春耕生产有序推进保驾护航。“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我们国家的立足之本,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基础。粮食收成更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中新网2月24日电 题: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共商国是,其间,他提到自己心中的特殊情结。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梁家河,开启了7年知青岁月。在那里,他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井、

求是网评论员: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0年来,供销合作社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主动服务大局,在服务城乡群众、繁荣农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70年来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成就和重要作用,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为农而兴。19

让进城落户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进退有据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介绍要保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要让进城落户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进退有据。编导:陈思宏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原创 既定国策也有喷子,分田到户被质疑“没用”,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作为农业大国,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没有消失耕作的传统色彩。农村、乡下、郊外,依旧随处可见一亩亩农田。农田中,或许还有农民伯伯在辛勤耕作,只为了冬天休息的时候能不愁吃喝,五谷丰登。如今的农民能有自己的土地,离不开打土豪斗地主,更离不开分田到户,分田单干。现如今,生活富足了,竟然有不少人开始质疑分田到户还有没有用,会不会落后于时代?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要想知道分田到户会不会落后,必然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