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发展智慧农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

吉木萨尔县:卸运肥料忙 春耕有保障

眼下正值备春耕时节,化肥作为春耕生产最重要的农用物资之一,2月8日,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积极行动,紧锣密鼓地开展肥料卸运工作,为今年的农业生产筑牢根基。当天,7辆满载肥料的货车早早抵达庆阳湖乡双河村农资储备地。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人负责指挥货车停靠,有人手持工具拆除货物捆绑,还有人组织搬运。大家齐心协力,一袋袋肥料被迅速从车上卸下,整齐码放在仓库指定区域。尽管搬运

万象“耕”新 春潮涌动沃野间

春回大地,全国春耕备耕工作由南向北梯次展开。智能化大棚里育苗、植保无人机施肥、科技特派员下乡……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春潮涌动沃野间。科技育苗:产业提质增效在贵州省思南县周寨村“双高”红薯育苗基地,温室大棚精准控温技术让红薯种苗20天出苗、60天移栽,较传统方式提前三周完成栽种。贵州省思南县周寨村红薯育苗基地技术员王蓉说,“相比较来说,这个薯种更能适应我们本地的气候、土壤,产量更高,抗病

生态环境部:将农业排口纳入入河排污口监管范畴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生态环境部日前出台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提出,在工业排污口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基础上,将农业排口与其他排口也纳入监管范围。在生态环境部1月20日召开的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对这一举措的考虑进行说明。“环保上有个专业术语叫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空气及土壤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及畜禽粪便污染。”裴晓菲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4年12月3日,游客在浙江省桐庐县梅蓉村乡村会客厅宏逸咖啡馆拍照打卡。(新华社发)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从何处发力?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端牢“中国饭碗”

中新武威观 | 民勤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不误农时不负春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11日电 (马爱彬)一年之景始于春,拼搏实干正当时。春节过后,武威市民勤县抢抓节后复工用工施工的“黄金期”,奏响生产“奋进曲”,掀起新一轮生产热潮。企业严守质量关卡,分秒必争推进工期,全力释放产能、创造效益,为全年粮食丰产筑牢根基、蓄势启航。新春伊始,甘肃邦德实业有限公司迅速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在其生产车间内,大功率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全自动化薄膜生产线火力全开,满负荷运转。薄

新闻发布在一线|科技赋农,枣庄设施农业让“菜篮子”更稳更丰富

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长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丽丽,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帅,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桥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闫长忠介绍说,近年来,枣庄市依托农业资源和自然条件,通过政策推动、主体培育、技术引进、模式创新、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努力,发展形成智能温室、日光大棚、塑料大棚、中小拱棚等多种类型,涵盖种子种苗、蔬菜、花卉、水果、食用菌、畜禽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月20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提高产业就业帮扶质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

陕西西咸新区:智慧农业生产守护“菜篮子”和“花盆子”

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智慧农业生产方式正成为保障民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更让高品质蔬菜和花卉走进千家万户。作者:刘彤、杜涛、安夏玮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