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

湖北7地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扩大“朋友圈”。2月20日,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正式通知,批准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至此,湖北省共有7个自然保护地成为该网络成员。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色彩斑斓。(通讯员 曾恒 摄)“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旨在为改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间的关系构建坚实的科学基础。我国于1973年加入该计划,并于199

新春新气象 欢乐幸福年(新春走基层)

新风尚助力基层治理更有效本报记者 李中文 刘军国这个春节,浙江金华市浦江县广方村村民屠层峰过得格外舒坦:儿子找了一份好工作,自己二次创业开了个好头。问他为啥好事成双?屠层峰脱口而出,“靠咱的好家风!”从小教育儿子要自食其力、刻苦学习,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而他自己则因为“好家风指数”高,在最困难的时候,获得了30万元免担保低息贷款,成功二次创业。在浦江县,“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成了可以被量化评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新学雷锋护绿扬新风

大众网记者 范素娟 潍坊报道为深入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理念,2月26日下午,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组织党员在人民公园开展“学习雷锋我先行 净园护绿扬新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担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春寒料峭中,20余名党员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手持垃圾钳、环保袋等工具,在公园展开地毯式清理。针对绿化带隐蔽区域、休闲步道两侧等重点部位,志愿者们躬身拾捡烟蒂纸屑,细心清

广西举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交流会

本报南宁2月13日电(记者庞革平)2月12日,“鼓韵河池·奇美南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交流会在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广西南丹县举办。会上,来自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传承、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进行交流。广西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陕北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平度分局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巡查工作

大众网记者 王寒梅 通讯员 王蕾 王威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平度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井群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深入排查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执法人员对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井群是否存在排污、采砂、倾倒垃圾进行了现场巡查。并查看了水源地保护区界标、警示标志、围网设立等情况是否规范,督促水源地值班人员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持续加强水源地

广西相继发现植物新种 丰富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

中新社南宁2月8日电 (黄令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8日召开2025年全区林业工作视频会议透露,广西多地相继发现植物新种和新记录种,山口红树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通过第二次十年评估,进一步丰富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广西是中国南方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总价值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过去一年,广西不断发现新物种,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拓展了空间。据介绍,石山油桐的发现,为油桐产业发展、油桐新品

几维鸟,新西兰的一张名片(环球走笔)

在新西兰,经常听到当地人说“我是一只几维鸟(Kiwi)”,意即“我是新西兰人”。这不仅因为几维鸟是新西兰的国鸟,也因为在新西兰人的心中,几维鸟象征着善良、质朴和友好。几维鸟是新西兰特有物种,学名是鹬鸵,身材短粗,喙长而尖,因叫声似“几维”而得名。几维鸟是无翼鸟,不会飞行。在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传说中,几维鸟是为保护树木免受陆生动物的侵害才失去翅膀的。因此在新西兰文化中,几维鸟也象征牺牲和奉献精神。

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庆生 68位“居民”享水果盛宴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斯里兰卡首家大象孤儿院——平纳维拉大象孤儿院16日迎来成立50周年纪念日,参与庆祝活动的68头大象当天享受了水果盛宴。据香港《南华早报》16日报道,这家大象孤儿院成立于1975年,1984年迎来第一头大象。如今,这里共有76头大象,最小的只有18个月大,最老的已经70岁了。报道称,在平纳维拉大象孤儿院,游客不仅可以观看各种大象,还可以体验为小象洗澡。不过,斯里兰卡环境部副部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