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

春节自驾出行,医生暖心提醒:警惕饮水不足、饮食单一、作息紊乱

今年春节假期延长至8天,极大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出游人数显著增加‌。根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春节,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约7%,自驾出行仍将稳居主体地位,春节前后客流较为集中。大假出行中,日常的饮食规律被打乱,平时忌口的饮食也放纵大吃,饮水少、食物单一等问题也值得注意。如何注意春节长假出行的食与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李宏宇给公众支招。▲李宏宇饮水

北京疾控:中小学生寒假健康提示

当寒假的钟声敲响,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开启欢乐时光。在这轻松的假期里,健康防护的警钟却不能停歇。家长们,你们知道在寒假中需要为孩子的健康做好哪些关键防护吗?快跟我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要点吧。一、 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当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假期做好个人防护十分必要。★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确需前往建议科学佩戴口罩。★ 外出回家后、用餐前、便前便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原文发布于2025年2月5日,原标题为《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今天是正月初八,节后返工第一天,不要忘记这周上班时间调整。根据放假安排,本周休2天,上4天,再休1天。注意,本周六(2月8日)要上班!根据2025年的放假安排,春节过后的下一个法定节假日是清明节,4月4日至4月6日放假调休。清明节: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劳动节:5月1日(周四)至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瞬间清醒!这竟也是种病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即将进入梦乡,身体突然像触电般地抖了一下,或者脚不由自主猛地踢一下,瞬间被惊醒!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往下看!网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缺钙,有人说还在长个儿,也有人说是神经系统向你发送了一条消息。有的答案更吓人,说是神经系统发现你陷入睡眠,很久没有活动,所以它就动动你,想试试你死了没有。言归正传,关于睡觉时身体不由自主抖动这个现象,专家的解释是:临睡肌抽跃症。这种无意识的

长假宜补觉?专家:长时间卧床或致生物钟紊乱

春节期间,由于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之饮食无节制(比如暴饮暴食、过量饮酒)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一些人会患上所谓的“春节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董霄松提醒,春节期间,由于生活作息改变和节日氛围影响,人们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睡眠问题。在欢庆春节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春节期间,许多人喜欢睡懒觉,并认为盖上厚厚的被子能带来更加香甜的睡眠。这一习惯真的科学吗?董霄松

开工第一天,如何避免“节后综合征”?

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却感到焦虑、失眠、疲乏、情绪低落,甚至心慌胸闷,这就是“节后综合征”。这种现象是长假后常见的身心反应,假期作息紊乱、过度沉溺手机、饮食不规律等都是诱因。调整方法包括规律作息、放松身心、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节后不适,快速回归正常生活。一起来看↓01想到上班就烦躁?可能是节后综合征假期结束后,你有没有不想上班、不想上学、不想起床?突然从“假期模式”切

节后综合征不用怕 专家支招来调整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顾天成)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许多人开始重返工作岗位,然而,不少人感到精神不振,甚至出现胃胀、胃痛等消化系统不适。这种在长假结束后重新投入工作所表现出的身心不适,可能是“节后综合征”。医学专家提示,节后综合征并非疾病,可以通过心理放松、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来调节,从而加速恢复良好状态。“节后综合征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

本周上班时间有变!距下个假期还有59天

今天是正月初七,明天是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不要忘记这周上班时间有调整。根据放假安排,本周休2天,上4天,再休1天。注意,本周六(2月8日)要上班!距离下一个假期还有59天根据2025年的放假安排,春节过后的下一个法定节假日是清明节,4月4日至4月6日放假调休。也就是说,还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清明节: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劳动节: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调休,共5天。4

为什么冬天容易睡不醒?春节过后上班困得慌?看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怎么说

春节期间,由于生活作息的改变和节日氛围的影响,人们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睡眠问题。受访专家:睡眠医学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董霄松1、春节期间睡懒觉,盖厚被子睡得香?春节期间,许多人喜欢睡懒觉,并认为盖上厚厚的被子能带来更加香甜的睡眠。然而,这一习惯真的科学吗?专家指出,虽然适度的休息和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但春节期间过度睡懒觉并不利于身体健康。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正常的睡眠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