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

陕西西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新华网西安2月5日电(记者许祖华)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局5日发布了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2025年春季学期起,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西安市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监测、评估、干预和评价,建立健全学生体

演员妻子自曝注射肉毒,全身严重过敏

2月27日,演员杜淳的妻子王灿在社交平台自曝因医美注射肉毒杆菌,导致全身严重过敏。通过这件事,她想告诉想变美的人们,做医美必须选择正规机构,把自己有无过敏史或者有无疾病提前告知医生,让医生来评判是否适合医美。“每个女生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是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王灿此前因粉丝多次评论“斜方肌过厚”,选择前往正规机构注射肉毒杆菌,希望通过医美改善体态。但注射前未主动告知医生自身是过敏体质,且未进

智慧中医解锁“生活化”密码,AI算法把千年古方“煲进奶茶杯”

当枸杞菊花茶成为办公桌“标配”,当酸梅汤、四物饮在社交平台引发打卡热潮,传统中医药正以轻盈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茶饮日常。2月20日,记者来到了东营一味堂中医诊所,发现一场“中医生活化”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古老的中医药,以智慧中医作引,借由一杯杯养生茶饮,重新定义年轻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在一味堂的配药区,药师正将玉竹、枸杞、桑葚等药材按古法配比,制成专门针对阴虚体质的玉竹滋润茶,通过科学配比和口感改良

通讯|“希望未来我能将中西医相结合”——马耳他大学医学生感受中医魅力

  新华社瓦莱塔2月26日电通讯|“希望未来我能将中西医相结合”——马耳他大学医学生感受中医魅力  新华社记者陈文仙  “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理念和疗法,我希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将中西医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马耳他大学医学院学生西莫内·博塔伊在一场讲座后对中医疗法表现出浓厚兴趣。  应马耳他大学医学生协会邀请,马耳他大学中医中心医生王翊梦和杨晓伟26日分别以“中药茶饮和穴位按摩

课间十五分钟的北京“加减法”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但近年来,出于安全顾虑等问题,不少中小学的操场上少了跑来跑去的孩子,楼道里也安静了很多,“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破解中小学生“课间圈养”问题?2024年,北京从顶层设计中给出了解法。自2024年

深圳如何让上万中小学生摘掉“小眼镜”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的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学习双节棍。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1日起该市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实施以来,深圳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高超过6%,近视率下降超1%。“一升一降”背后,是数以万计的青少年体质进入优良行列,摘下小眼镜。“每天一节体育课”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而面对师资、场地等难题,深圳如何做到把体育

“AI老中医”,把脉准不准?

将手放在脉枕上,机械“手指”轻轻扣住脉门,不一会儿,一份健康报告就生成了。如今,在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养生馆等场所,“AI中医”纷纷上岗。中医智能设备采集用户面相、舌象以及脉象信息后,通过AI智能识别生成体质分析报告。这些“AI老中医”把脉问诊准不准?用户体验如何?操作便捷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同仁堂国际智慧健康体验中心,见到了一位“AI中医”——中医智能四诊仪。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笔者首

鲁医健康说 | 春季易困乏、失眠焦虑 中医调养有良方

大众网记者 孙海燕 济南报道2月21日上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会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医师阎兆君就春季易困乏、失眠焦虑等问题给出调养方式。中医音药。春季主要采用角调音乐,角调春音具有悠扬舒畅、生气蓬勃的特点,能够促进气机上升、宣发和展放,强化肝木功能,疏肝理气,调畅解郁。适宜于肝气不足者,春季宜多听,可防治肝气郁结,有助于疗愈缓解焦虑、失眠、低沉等

通讯|“希望未来我能将中西医相结合”——马耳他大学医学生感受中医魅力

新华社瓦莱塔2月26日电通讯|“希望未来我能将中西医相结合”——马耳他大学医学生感受中医魅力新华社记者陈文仙“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理念和疗法,我希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将中西医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马耳他大学医学院学生西莫内·博塔伊在一场讲座后对中医疗法表现出浓厚兴趣。应马耳他大学医学生协会邀请,马耳他大学中医中心医生王翊梦和杨晓伟26日分别以“中药茶饮和穴位按摩”“中医传统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