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向着聚变能源开发迈出一大步 新华社合肥1月20日电 题:人类向着聚变能源开发迈出一大步新华社记者徐海涛、何曦悦有中国“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日在此间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66秒“高质量等离子体运行”。这是中国科研团队向着聚变发电的未来迈出的一大步,也是人类向着清洁能源未来迈出的一大步。1月20日,EAST物理实验团队在实验成功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1亿摄氏度100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你我普通人的平凡勇气,也能像蛇一样以柔克刚 明代《搜山图》中被扼住七寸的蛇,依然张口呲牙,准备随时发出致命一击。这也是大多数人对蛇的印象。对蛇的恐惧,恐怕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情绪,这种湿冷的爬行生物,对人类来说犹如一个活生生的噩梦,从幽深的洞穴深处爬将过来,滑行着、蠕动着、猝然发起闪电般的攻击,张开毒牙咬中人的内心。它的体态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它仿佛是某个古老而阴沉的水潭中潜伏的幽灵,它是生命,却又能带走生命,它在活动,却又静默如斯。古罗马拉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科普书单·新书|贪婪的代谢 《可变思考:数学与创造性思维》[日]广中平祐 著,佟凡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5年2月版本书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广中平祐的思想文集。书中以“创造性思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数学研究中总结出的思考模式——“可变思考”,并在问题的发现、提出、整理、转换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让读者了解数学家独特的多维度思考方法。同时,本书还对日本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学校教育、亲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2032年小行星或撞地球!世界毁灭倒计时?人类需要自救吗? 千万年前,一颗小行星袭来,狂风骤起、海啸翻滚、统治地球一亿多年的生物恐龙遭到灭亡……七年后,这样的故事也将发生在人类身上?近日,一则新闻让不少网友直呼“地球危险了!”有研究发现,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正在往地球奔来。科学家们预计,它将可能2032年12月与地球相撞。同时,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加速构建行星防御体系,让普通人们更加焦虑。太空威胁来袭,七年倒计时启动?为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AI重构未来,《未来中国》AI季解码人机共生图景 中国日报2月17日电 东方卫视倾力打造的国内首档人工智能应用主题科学竞演节目《未来中国》AI季,于2月15日迎来科技探索之旅的完美收官。节目通过将硬核的科技与生活场景进行连接,从医学、科学、文艺创作、法律等各领域出发,全景式呈现了AI技术的应用场景,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AI是如何渗透到生活场景之中,深入地理解AI技术的实际价值与社会影响。例如,第一期节目中拥有长线程规划的机器狗,不仅能帮主人买榴莲还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面对技术之神降临,人何以为人? 我们所忽略的“房间里的大象”——科技成就——正在使得人类面对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危机。当我们在全力拥抱人工智能之时,人和智能之间的界限却在日趋模糊。在熊培云看来,目前阶段里人类尚有的幸运是“万物还没有到觉醒的时刻”。从技术发展的阶段来说,今天担忧人工智能的意识觉醒或许还早,但人类作为主体性的意识却在慢慢消逝之中。熊培云在《人的消逝》中的忧虑在2025年开年之后被逐渐验证。《人的消逝》,熊培云 著,之江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绘成 【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绘成】财联社1月23日电,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这项研究深化了人们对遗传多样性的理解,是25年来科学家探索人类基因组中新生多样性产生机制,以及与健康和疾病关联研究的延续。相关成果22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求是网评论员: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年10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分别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着眼“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强调“中方愿同金砖各国一道,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不仅为金砖合作机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