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的新创业公司SSI据悉寻求新一轮融资 估值超200亿美元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的新创业公司SSI据悉寻求新一轮融资 估值超200亿美元】财联社2月8日电,四位知情人士称,OpenAI联合创始人、前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的新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安全超级智能”(Safe Superintelligence, SSI)在新一轮融资中寻求估值将超过200亿美元。该公司在去年9月的上一轮融资中估值约50亿美元,目前对话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产生任何收入的SS

当人工智能开始拿起笔写作

曾经,当AlphaGo成为围棋里最不可击败的棋手时,人们还相对乐观地认为它只能在运算领域击败人类,人工智能的发展距离思想文化还有很遥远的距离——现实证明,这个所谓的遥远距离只有十年。近两年,人工智能已经正式进入了人文艺术的工作领域,从最初的视觉制作,再到近期的文本写作,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模仿人类的文本写作与逻辑方式,开始向创作领域发起挑战。当人工智能开始拿起笔写作的时候,这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个预警——

求是网评论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传承自身文化传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自觉,表达了加强古典学研究的殷切期望,为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对

财经记者说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你想拥有吗?

央视财经(记者 渠莎莎)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通用大模型迅速发展,赋予了人形机器人强大能力。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形机器人不仅外形体态越来越像“人类”,可以洗衣做饭、扫地插花,还能情感交互,和它对话时,机器人会根据交谈内容,识别人类情绪做出反馈。据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人民币,到2029年,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

“消失”的日本人形机器人

文 | 产业象限 钱江编辑 | 山茶在这一波人形机器人浪潮里,我们似乎鲜少听到有关日本的声音。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Humanoid 100》,对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00家核心上市公司进行梳理,从总体数量分布来看:中国占35家,美国和加拿大占35家,亚太其他地区占18家,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12家(主要为欧洲企业)。曾以“机器人王国”自诩的日本,却在其中“销声匿迹”,它和韩国一起被打包在本

目标月球南极!嫦娥七号任务有哪些特殊之处

过去一年,鹊桥二号绕月搭桥,助力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七号任务也已经被提上日程。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为什么要去月球南极寻找水冰?目前任务进展情况如何?本次任务又有哪些难点看点? 中国探月四期工程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2024年,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的

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上月球?这四点告诉你,月球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2023年7月,我国的载人航天办公室正式宣布了将会在2030年登上月球的消息。国人为之振奋,美国也急得跳脚,直言探索火星才是人类的未来。那么,为什么我国一定要登上月球?难道是我国人对月球有执念?如果说是有执念,那么这种执念应该是从几千年之前就已经烙印在基因里面,但实际上,与文化中对月亮的执念相比,成功地登月在现实中所能够

为什么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原始人是这样进入“工作”的

现代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即便随着教育发展,接受教育的年限比以往增长了许多,占据更多时间的还是工作。工作和现代人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的时间安排基本上都围绕着工作这件事。无论是过节还是日常休闲都需要依靠暂时脱离工作才能实现:假期、下班或请假。或许我们曾想象过遥远的古人,他们不需要打卡,不需要通勤,似乎比今天的上班人轻松多了。对古人的这种浪漫想象也曾出现在种种文本和影视剧改编之中。当然

大年初七人胜日,祝你万事皆可期!

正月初七是“人胜日”,亦称“人庆节”“人日”“人七日”。相传,女娲创世造物,正月初一到初六创造了六畜,正月初七创造出了人类,因此这天也可视为人类的生日。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祈求新年人寿年丰、岁岁平安。你知道江西大年初七有什么独特的习俗吗?一起了解↓↓↓恰逢人胜日,让我们从今天起,迎接一个崭新的自己,做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做一个无惧困难的人。新的一年,愿你新年胜旧年,

广大团队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 揭示火星存在古海洋地下沉积层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广大宣 日前,来自广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团队在国际综合类顶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题目为“Ancient ocean coastal deposits imaged on Mars”的研究论文表明,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