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改变我们对文学的认知(文思)

人工智能的出现、生成式模型的发展,正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的价值和写作的意义。许多人会感到困惑:如果连人工智能都能生成优秀的文字,人类写作的意义何在?这将我们对文学和写作的终极追问推向了一个极限。事实上,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存在,我们才更加意识到某些东西是它无法替代的。首先是人类独特的经验,尤其是那些不断生成的个体化体验。人工智能基于已有的作品和模型进行训练,它可以吸收人类的情感模式和表达方式,但它缺

中国用3.7千克月壤获重大发现,和美国381.7公斤结果不同,咋回事

2020年12月17日,神舟五号探测器带着3.7千克的月壤凯旋而归,这一壮举不仅让全国欢呼,引得全球科学界为之沸腾。可是,很多人都忘了,早在50多年前,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就宣称成功从月球采样了381.7公斤月壤。那么,得到月壤已经几十年的美国研究出了什么呢?和我国的研究有何不同?中国航天事业新突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对于日月的研究。我们对于月亮的探索从未停歇,

求是网评论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人类共同进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坚定而豪迈。“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中,总书记

环境微小塑料颗粒急剧增加,新研究发现人脑中微塑料越来越多

近年来,全球环境中的微小塑料颗粒急剧增加,引发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担忧。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证实,人体大脑等器官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正越来越多。本次研究关注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NP)”,是指直径从1纳米到500微米不等的聚合物颗粒。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相关,但科研人员对它们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及健康后果等情况的了解仍然有限。为检测人体组织中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

为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注入动力(和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除旧布新、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敦亲睦邻、团圆共享的社会观等价值理念,源自东方,福泽世界在荷兰海牙,一辆车头写有“你好中国”字样的“欢乐春节”彩绘电车闪耀亮相,拉开荷兰今年春节庆祝活动的序幕;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欢乐春节”庙会上,当地民众欣赏舞龙舞狮表演,品尝中国传统小吃,观赏精美的灯展,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2025年“欢乐春节”花车巡游活动将当

长风破浪潮头立——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行动深刻作答时代之问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当全球政要和商界、学界、媒体领袖再次集聚瑞士达沃斯,参加将于1月20日开始的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这一时代的叩问,愈发强烈和急迫。地缘冲突延宕,多国政局动荡,经济复苏乏力。人类命运与共的大船,将如何走出危机和困惑,驶向前方?长风破浪,勇立潮头。自2017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次出席达沃斯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讲,既从历史长周期分析把握规律,又从细微处洞察事物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