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以“未来产业”托举“产业未来” 看“经济第一大省”如何向新突围

这几天,一个来自深圳、代号PM01的人形机器人,仅用一个前空翻动作,就“刷屏”了不少大湾区人的“朋友圈”,也“丈量”了我们和未来产业的距离:属于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来得远比我们想象还要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产业革命性突破,同样需要“十年之功”。看似“简单”的翻滚动作,背后是工业设计的优化更新,是先进算法的迭代演进,更有来自广东产业基础的集体托举——大湾区产业链和科技链上每个细节的协力“

镇·了不起|广州狮岭镇:如何从“无皮之地”蝶变成“中国皮具之都”

央视网消息(记者 麦锦婷) 狮岭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被誉为“中国皮具之都”。这里的皮革皮具产业已走过40多年的发展历史。走进狮岭镇,随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皮具企业,不管是工业园区、时尚产业园,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几乎整个小镇都被皮革皮具产业包围。广州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虹池介绍,狮岭是全国最大的箱包皮具原辅材料集散地,但它最特殊之处在于,这里不产皮,却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中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发展竹编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是一名“90后”苗族姑娘,她广泛走访群众,听取社情民意,探索竹编产业化发展之路,让竹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杨昌芹创新性设计了竹编书画、竹编提包、竹编灯饰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国内外。2024年,她创办的竹艺公司创造产值24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增收。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文旅发展,杨昌芹今年的建议除了继续关注竹编产业的相关发展之外,

新华述评|统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与“量”——各地各部门深入践行“五个必须统筹”述评之五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统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与“量”——各地各部门深入践行“五个必须统筹”述评之五新华社记者质量和总量,是经济发展中两大重要指标。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统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与“量”,努力把各方面有利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

“电动”赋能 引领船舶业绿色转型

试制电动渔业辅助船舶、制定地方检验技术指南、出台“电动福安”船舶产业专项规划……在全国造船业持续向好、企业订单增长的背景下,作为闽东地区船舶修造产业集聚区,福建福安以整治“三无”乡镇船舶为突破口,构建新能源船舶替代传统渔业辅助船的全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新能源辅助船舶示范应用基地。记者:郭圻摄制:钟建辉 陈晓峰配音:李昌隆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宁夏加快“按企所需”制度供给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新华社银川3月1日电(记者杨稳玺)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获悉,宁夏将加快“按企所需”制度供给,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升级。据介绍,加快“按企所需”制度供给包括强化产业法规政策制度供给;健全企业反映强烈、产业发展急需的立法快速响应机制;开展前瞻性立法研究,加快推动完善特色优势产业法规制度保障体系;开展制定修订农业、旅游等方面法规规章调研论证工作等。宁夏司法厅立法二局局

秀我中国|超燃!新质生产力这一年

2024年3月5日,“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年来,各行各业的“田园”里,正释放澎湃的发展新动能。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一系列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规范不断出台;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余个省份密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形成多个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政策联动和资源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商业航天产业协同正在形成。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

人工智能竞逐赛重构区域经济版图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中国证券报》1日刊发文章《汇聚创新资源 培育创新人才 打造创新生态 人工智能竞逐赛重构区域经济版图》。文章称,开年以来,随着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比拼的新阵地。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各地加快汇聚创新资源,努力培育创新人才,精心打造创新生态……人工智能,正悄然重构区域经济的新版图。“相较于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链

蹲点企业一线“探新”|实验室中的“新”动能

作为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在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等赛道持续突破,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开年以来,天津老牌药企力生制药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企业研发平台瞄准技术前沿领域持续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助力医药创新从“有”到“优”跃升。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5年1月,力生制药“缓控释及固体分散体药物制剂实验室”被认定为天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勇挑大梁 走在前列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征程上,江苏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好当前。”◇江苏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发挥经济大省的带动和支柱作用。◇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江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