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

记者从云冈研究院了解到,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为典型的塔庙窟。(央视新闻)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首日,最高检发布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

3月1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开始施行,新法增设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既为检察机关履职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同时也赋予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方面更重的责任。法律施行首日,最高检发布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聚焦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各地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规范和指引。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案例共有5件,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秦直道遗址公益诉讼案;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督促保护宏觉寺行政公

云冈石窟:千年瑰宝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云冈石窟的修建克服了多少困难?昙曜五窟当真对应了五位北魏皇帝吗?为何如今的石像大多“面目全非”?即可提问开凿与修建@纸袋玫瑰:我国境内有着多处佛教造像和洞窟,请问为什么统治者如此热衷于在石壁上造像?不同石窟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互借鉴和影响?蒯乐昊: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历代统治者借用信仰力量,一来为自身祈福,二来也希望借用宗教巩固政权,石壁造像,取其坚、久,便于瞻仰和传世。不同石窟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影响是

最高检:将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监督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2月19日,在对外通报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透露,今年,检察机关将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重点针对拆真建假、保护不力等问题开展监督。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以来,根据中央部署,公益诉讼范围逐步拓展。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2024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703件,其中

春节文旅消费“火”起来,游客争相体验非遗魅力

春节假期,各地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大家走出家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体验非遗民俗文化,打卡文旅融合新场景,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尽享新春文旅盛宴。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消息,这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城市之间游客流动活跃,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成为新热点。不断完善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好地契合了散客化和全域化旅游发展的需求。丰富的自然、乡村、民俗、非遗等资源,以及更具性价比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

最高检:今年将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等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

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在接受访谈时透露,今年,检察机关将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重点针对拆真建假、保护不力等问题开展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其中增加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自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明确成为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据统计,201

因考古调查工作开展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

记者从云冈研究院了解到,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494年。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为典型的塔庙窟。(总台记者 贺威通)来源:央视新闻

云冈石窟第1窟、第2窟因考古调查临时封闭

中新社大同2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云冈研究院10日发布消息称,因开展考古调查工作,云冈研究院2月11日起对第1窟和第2窟采取临时封闭,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窟和第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至494年。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

中国日报看山西|云冈石窟提升英语语言服务 拥抱全球游客

《中国日报》2月25日第6版截图随着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优化,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日接待国际游客数量逐步上升。为了更好地服务大量涌入的全球游客,景区管理部门加强了对一线员工的英语培训。26岁的希腊游客Anthia Flerianou说:“我感觉到云冈石窟的服务很周到,工作人员用英语进行的讲解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能来到这里旅游非常幸运,讲解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