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新春见闻)上海流行一家几代人乡村过大年

中新社上海2月4日电 题:上海流行一家几代人乡村过大年作者 李佳佳 谢梦圆蛇年春节这几天,明珠富想川沙(上海)民宿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健却比平日里都要忙碌,“今天下午2点,前一拨客人刚走,后一拨客人已经迫不及待要入住”。近些年每逢新春佳节,相较于上海城区,乡村反倒更显人气。“这几天村子里全是人,都是城里来的,他们通常是一家几代一同前来。”王健说。王健负责运营的“宿於”民宿坐落于浦东川沙新镇西南的

回村的诱惑 | 丹寨“90后”小伙,把韭菜根玩出“花”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即日起,黔东南微报开设《回村的诱惑》融媒体专栏,组织记者深入黔东南乡村一线,聚焦一群有想法、有勇气、有担当的年轻人,讲述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的生动故事。陈章林,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访乡村,受灾群众春节前领到了“过冬钱”

当天灾降临,农田被毁、房屋倒塌后,受灾群体重建家园、恢复生活是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作。对其中的特别困难群体,有一笔“过冬钱”已连续多年在春节前抵达他们的账户。在1月15日的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陈胜介绍,52.72亿元中央冬春救助资金正在有序发放中,近日将全部发放到位。冬春救助资金重点是解决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人员遇到的基本生活困难,旨在帮助受灾人员安居乐业

代表委员建言文化强省建设 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光彩

近年来,岭南龙舟频频“出圈”,广东“非遗经济”持续发展。图为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龙舟邀请赛暨龙舟嘉年华。 南方日报记者 龚名扬 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大湾区文化新地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首位,龙舟赛、英歌舞等岭南传统文化活动频频“出圈”……一年来,广东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更高水平文化

驻村第一书记话振兴丨范家铭:企地联手,共筑乡村振兴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 李浩编者按:驻村第一书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扎根基层沃土,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宣传党的政策,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工作。即日起,日照市委组织部联合大众日报日照记者站、齐鲁晚报日照融媒中心推出《驻村第一书记话振兴》专题报道,展示他们在巩固拓展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助村民“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

中新网成都1月22日电 (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22日举行的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四川省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协副主席王晓贤这样形容四川省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给南充市顺庆区李家镇金环井村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近年来,四川省政协党组、主席会议组织动员四川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倾力投身“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

焦点访谈丨如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改革是关键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作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那么,这份文件有哪些重点?如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