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亲“箱”爱|31小时的旅程,行李箱里载满乡愁与牵挂 新华社上海2月10日电(记者陈浩明)1900多公里,31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四个包、两个行李箱、一个泡沫箱,带着沉甸甸的“家乡味”与家人无声的爱意和牵挂,李先生和章女士踏上了从成都返沪的复工之路。一来到上海火车站出站口,记者就被这对夫妻身旁的大包小裹所吸引。他们打开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向记者展示家人为其准备的家乡味道——装在矿泉水桶里的土鸡蛋和皮蛋、塑料袋包裹着的腊肉、散落在行李箱里的花生、带着冰渣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腊肉:时间里的乡愁,人情中的年味 在川渝地区,团年饭的香味里,腊肉的“腊味”是必不可少的。图为城口老腊肉。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农村老家、城市的阳台上、游子的后备箱里,腊肉带给人的乡愁、年味,袅袅不绝。百搭百变好味道腊肉的“腊”字,取自“腊月”,在传统习惯里,民众多在腊月杀年猪,同时制作腊肉。图为民众在腌制腊肉。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制作时,会先将猪肉用盐、辣椒、花椒等调料或香料进行腌制,后以烟火炕制。腊肉的品类不少,传统的腊肉多指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新春走基层)“四季村晚”走进福建侨村:说乡音 唱乡愁 舞乡情 中新网福建晋江2月8日电 (记者 孙虹)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同台竞技,南音与高甲戏曲调悠扬,身着小娘惹服饰的歌手用一曲《望春风》尽显侨乡风情……8日,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主场活动走进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当地村民与八方游客共赏“村晚”,延续浓浓的闽南年味。2月8日,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主场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举办。晋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九旬台湾老兵年少离家乡愁不改,多年后全网寻亲却天人两隔 “能不能帮我找到我的儿子,我不知道我儿子叫什么,因为他还没生下来,我就出去了。”2月8日一条热传的网络视频中,一位九旬老人颤抖地对着镜头说道。这位老人身处台湾,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与亲人故土分隔两岸。走时风华正茂,如今华发苍颜,九十七岁的他唯一的盼望、愿景便是——找到自己在大陆的孩子。然而也正是在这天,儿子找到了,却也传来了坏消息……九旬台湾老兵曾克武。一颗愧疚心延续数年——从军离乡后再未返乡2月8日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藏在面灯面塑里的乡愁 把面团捏成灯台的形状,插上灯芯,上锅蒸熟后倒入食用油点燃,待食用油烧尽后食用……近日,记者来到山东枣庄滕州市,与枣庄面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军一起制作面灯面塑。“今天我们用的材料是小麦粉,做出来的面灯是白色的,叫作‘银灯’。如果用玉米面,做出来黄色的面灯,就叫‘金灯’。还有用荞麦面做的‘铁灯’。”梁军说,面灯面塑历史悠久、传播地域广泛、种类繁多,他教记者制作的是代表月份的面灯面塑。只见梁军将面团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挥手自兹去 □李晓老郭是我进城后交往了将近30年的朋友,他就如老街老巷一样,成了延伸在我心中的乡愁的一部分。我曾经试探了自己一段时间——人,到底需不需要朋友的往来?那段时间,我仿佛自闭一样生活着,闭门读书,在屋里炖汤,站在阳台发呆,出门见了人也懒得打招呼,生怕跑冒滴漏了体内蓄积的元气。有一天傍晚,凝望天边的夕照,突然感觉心里无法承受之重,终于忍不住呼朋唤友,去城南一家老馆子里喝酒吃肉。刚一见面,我就如同从外星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新春走基层)父子同心做乡愁“摆渡人” 中新网重庆2月12日电 题:父子同心做乡愁“摆渡人”作者 陈媛 黄维正“寒沙茫茫风打边,劲草低头丘连绵……”伴随父亲苍劲有力的哼唱,秦源泽用清澈的声音为直播间网友解释道,“这是在长江重庆忠县段行驶的‘渝忠客2180’客轮,正送叔叔嬢嬢到忠县去卖菜,船头都是农家蔬菜、家禽,新鲜健康,你们可以随意挑选。”图为秦大益、秦泽源在“渝忠客2180”客轮上的工作场景。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 初春晨光熹微,在位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41 浏览
元宵佳节,济南韩美林艺术馆里寻“家味”:艺术与乡愁的深情交融 海报新闻记者 王潆梅 通讯员 杜伟伟 济南报道2025年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济南韩美林艺术馆内人头攒动,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韩美林先生作品中浓郁的家乡情谊。韩美林先生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虽离家多年,但对家乡的眷恋始终如一,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对济南的深情厚意。在艺术馆展厅内,一件件作品仿佛在诉说着韩美林先生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其中,铁艺荷花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这件作品灵感来源于济南大明湖畔冬日的残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40 浏览
秀我中国 | 88岁“老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2月22日,2025年春运落下帷幕。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的通化老站,完成“搬新家”前的最后一班“春运岗”。这是2月19日拍摄的通化老站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铁轨蜿蜒,时钟滴答,它像一位长者,默默托起无数次的离别与重逢。从1937年到2025年,通化老站见证了1.1亿人次的到达与远行,见证了青春与乡愁,也见证了时代列车的快速蝶变。2月19日,几名旅客在通化老站为纪念“最后一个春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第十四届横沙书香文化节举行 中新网广州2月21日电 (张璐 林杰姗)2月21日,第十四届横沙书香文化节(又称“横沙会”)举行。第十四届横沙书香文化节现场。 李剑锋 摄 据介绍,横沙会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横沙会以“书香润横沙,文化共传承”为主题,在乡愁馆集中展示金牌巧姐带来的“非遗乞巧”作品,更有“六艺”中的礼(横沙会祭祀)、乐(曲韵乐社开锣)、射(投壶)、书(图书馆国学阅览),“八雅”中的琴(古筝)、书(书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