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中国足球”——专访亚足联秘书长温莎·约翰

新华社深圳2月28日电 题:“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中国足球”——专访亚足联秘书长温莎·约翰新华社记者王浩明、公兵、肖世尧3月1日,2025亚足联U20亚洲杯即将在深圳迎来最后的决战。本次赛事,中国队遗憾止步八强,但作为东道主,赛事的举办得到了亚足联和参赛队伍的高度认可,亚足联对中国队的表现如何评价?中国是否有望承办更多更高级别的足球赛事?亚足联秘书长温莎·约翰在赛事期间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专访蔡磊:每一种罕见病的攻克都是人类医学的巨大突破

海报设计 郁斐2025年2月28日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2025年,也是蔡磊与“渐冻症”斗争的第六个年头。2019年,时任京东集团副总裁的蔡磊被确诊“渐冻症”,从商业精英到罕见病患者,再到科研推动者,蔡磊的人生轨迹因一场罕见病而彻底改变。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写ALS),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肌肉逐渐萎缩无力,最终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

“比完奥运会就能去学开车”邓雅文说最难熬时她靠这个愿望挺过来

巴黎奥运会上,18岁的邓雅文成为中国自由式小轮车项目首位奥运冠军。奥运会结束后,多年积累的伤病依然困扰着邓雅文。接受总台《体坛零距离》专访时,她坚定地表示,自己从未丧失目标和动力,因为获得过成功后就会一直向往那种感觉。邓雅文开玩笑说,备战奥运会最难熬的时候,她是靠比完奥运会就能去学开车的愿望挺过来的。谈到洛杉矶奥运会,邓雅文非常希望能参加,但前提是恢复好身体。

振兴三大球需要俱乐部扩大基础——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振兴三大球需要俱乐部扩大基础——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新华社记者王镜宇、杨汀88岁的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曾经成功推动了日本职业足球和篮球联赛的改革,现担任日本顶级联赛协作机构(涉及9个球类项目12个联赛)主席。新华社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请他分享了对于职业联赛以及三大球发展的独到见解。以下为采访实录: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您眼中理想的职业联赛是什么样的?

振兴三大球需要俱乐部扩大基础——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王镜宇、杨汀)88岁的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曾经成功推动了日本职业足球和篮球联赛的改革,现担任日本顶级联赛协作机构(涉及9个球类项目12个联赛)主席。新华社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请他分享了对于职业联赛以及三大球发展的独到见解。以下为采访实录: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您眼中理想的职业联赛是什么样的?您是如何把J联赛(足球)的经验运用到B联赛(篮球)的?这些经验也能

专访|中国免签政策对德国游客形成新的吸引力——访德国德途集团亚洲区产品经理贝茨

新华社法兰克福2月27日电 专访|中国免签政策对德国游客形成新的吸引力——访德国德途集团亚洲区产品经理贝茨新华社记者刘向 马悦然“这一举措切实推动了中国旅游业,让更多人考虑前往中国旅行。”德国德途集团亚洲区产品经理克劳斯-彼得·贝茨日前在法兰克福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扩大免签政策对德国游客形成了新的吸引力。贝茨说,中国扩大免签政策发布后,前往中国旅游的咨询量增加,公司相关产品预订情况非常理想

专访|奥运冠军夫妇:首金是传承,啦啦队给国家队选拔上难度

说起杜丽和庞伟,热爱射击运动的人一定不会陌生,两人都拿到两届奥运会的射击金牌,也都曾是单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首金获得者。尤其让人艳羡的是,赛场上相互扶持的两人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为了中国体育史上第一对奥运冠军夫妇。如今杜丽和庞伟都已经退役,但他们依然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国射击继续奉献,借着2025年全国射击冠军赛(手枪项目)在上海举行的契机,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两位奥运冠军。杜丽、庞伟这对奥运冠军夫妇

专访辟谣“80后死亡率”的人大教授:从误信AI看人口转型

“截至2024年末,80后死亡率突破5.2%,相当于每20个80后中就有1人已经去世。”“80后的死亡率已经超过70后。”近日,相关话题在网络上不断发酵,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李婷连写两篇文章进行辟谣与科普,引起广泛转载。事实上,不仅是一个代际的“死亡比例”触动人心,诸如结婚率、生育率、初婚平均年龄等人口统计数据,如今也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其背后的真相是,我国正在经历人口转型,很

总台记者专访丨欧洲议会前副议长:欧洲应摆脱追随美国政策 追求战略自主

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总台记者专访了欧洲议会前副议长博古斯瓦夫·利贝拉兹基。利贝拉兹基表示,对于美国与俄罗斯高层一系列会晤与互动将欧洲国家排除在外,欧洲应反思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强化战略自主应对当前的态势。欧洲议会前副议长 博古斯瓦夫·利贝拉兹基:欧洲和欧盟不应该被视为不重要的大陆,不重要的联盟,战争就发生在欧洲,这场战争是两个欧洲国家之间的,我们不能说欧洲不是参与方。面对延宕三年的俄乌冲突,

专访海外造大桥的中国专家:用技术和智慧赢得尊重

中新网上海2月24日电 (陈静 程国政)“我的老师项海帆和他的老师李国豪都有一个愿望,希望我们中国人与欧美桥梁界能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最好还能时常胜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陈德伟教授24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颗种子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在心中播下。”陈德伟巡检中。(陈德伟教授供图) 陈德伟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的第一位博士生。陈德伟说,现代桥梁建造起源并成熟于欧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