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

手机里这几个细节确认好,别让AI “看透”你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科幻电影般的场景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享受AI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提高警惕,千万不能忽视潜在的隐私危机。隐私收集从位置信息到通讯录,从短信内容到浏览记录,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权限收集,正编织一张张无形的隐私“捕捞网”。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我们的隐私将面临巨大风险。不法分子可能借此实施精准诈骗,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防护指南:仅允许APP获取实现基本功能所需的

光明网评论员:虚假招聘信息何以屡禁不绝

近日,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这样一则消息,“中国雄安集团急招几万名大学生,不限专业,基本报名就能进”,一些博主还声称“招聘有正式编制,年薪20万以上”。旋即,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在官网发表“严正声明”,指明前述招聘内容为虚假信息,不法分子借此名义收取“培训费”“报名费”等费用,给不明真相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提醒广大求职者保持警惕。又是一个虚假招聘的骗局!类似的案例,网上早已屡见不鲜。仅近期,江苏无

深圳证监局提醒:警惕“买酒荐股”“买酒入股”风险

1月20日,据深圳证监局消息,近期该局关注到一些不法分子以买酒送投资咨询服务、买酒送公司原始股等名义开展违法活动。因买酒属于购买商品行为,受害人发现被骗后维权困难重重。不少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开展骗局,流窜作案甚至藏身境外,涉事公司有的事发后人去楼空,有的压根没有实体经营,被骗资金难以追回。深圳证监局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证券法规定,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证券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备案

(图表·漫画)警惕隐私被“偷窥”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2日随着信息网络和光学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像头被广泛应用,在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少数不法分子实施偷窥偷拍违法犯罪活动带来可乘之机。近年来,因“黑客”入侵家用摄像头导致的隐私泄露案例屡见不鲜。有的不法分子非法破解、控制他人架设的网络摄像头并出售摄像头访问权限牟利,有的利用非法获得的摄像头访问权限对他人进行偷拍偷窥,有的将偷拍偷窥内容制成图片、音视频进行

买酒送原始股?深圳证监局紧急提醒

近日,深圳证监局发文称,近期关注到一些不法分子以买酒送投资咨询服务、买酒送公司原始股等名义开展违法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骗局通常先在互联网平台宣传,称投资者通过买酒,可以得到“牛股”“原始股”,并以此获得丰厚收益。这类骗局常见套路有以下两种▼1 套路一:买酒送“牛股”首先,不法分子通过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打造投资专家人设、宣传投资“战绩”。随后,不法分子将受害人拉入股票群,群里有很多“股民”在

中国银联严正声明!此前有人银行卡被直接转走290万

2月25日,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近日,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一款名为“银联会议APP”的应用程序,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手段诱导用户在手机上安装该APP,存在窃取敏感信息、资金被盗等安全风险。中国银联严正声明,“银联会议APP”非中国银联产品。在此提醒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谨防诈骗,避免遭受资金损失。对于上述涉嫌不法及诈骗行为的实施者,我公司将坚决配合公安机关予以打击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此前报道:

网络造谣、跨境“裸聊”……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

2月11日,红星新闻从最高法获悉,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警示、教育作用,标明网络行为红线,指明依法维权路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图据图虫创意据介绍,随着信息网络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违法犯罪行为也正在向网络空间扩散。近年来,利用网络制造散播谣言、负面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名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危害网络安全、社会

“贴”一下钱就没了?手机这个功能,也被骗子盯上了

刷公交卡、移动支付、电子门禁……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频繁地用到智能手机的NFC功能(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在几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可这一功能,却被不法分子盯上——以“机票退改签”为借口,利用NFC功能进行银行卡盗刷。所谓“机票退改签”诈骗是怎么回事?骗子又是如何通过NFC实施盗刷的?该怎样防范?一起来看↓↓↓■ “机票退改签”诈骗套路是什么?骗局‍前不久,河南郑州的张女士在旅行时接到一自

朋友圈什么都能晒?网警提醒:这8类信息谨慎发布!

很多人喜欢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的点滴但你知道吗?一些看似无害的照片可能在无意中泄露个人信息给自己带来风险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昨天(2月27日)发布提醒以下8类照片需谨慎发布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网警提醒这些信息别随便晒!火车票、飞机票、家门钥匙、车牌等发布含有个人信息的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家门钥匙、车牌等,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个人隐私。证件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照片,这些包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