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社会有三大消息传出:
第一大消息: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消息,俄国防部已证实,乌克兰首次运用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发起了袭击。此前,美媒曾披露,拜登政府转变立场,准许乌克兰运用美制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路透社表示,基辅近期的这些行动意味着在俄乌冲突进入第1000天之际,紧张局势出现了“重大升级”。就在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更新后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美联社评论认为,这份文件“降低了核打击门槛”。
俄罗斯对美国说出了明白话。俄罗斯依据新版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表明,若有非核国家在“核国家参与或支持”的情形下对俄罗斯发起攻击,这会被视作“对俄联邦的联合攻击”;并且,针对那些对俄罗斯“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的常规攻击,俄罗斯能够使用核武器予以回应。从俄罗斯的这一最新表态来看,这无疑是在警告美国:要是美国支持乌克兰运用常规武器对俄罗斯展开攻击,那么俄罗斯就有权决定是否以核武器进行回击。
第二大消息:据天眼新闻报道称,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据相关报道,美国、英国和法国授权乌克兰运用远程武器对俄罗斯领土纵深实施打击,中方对此持何评论?林剑作出回应,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向来是一贯且明确的,各方利益均要求早日停火止战。当下的紧急任务就是推动局势尽快降温,中方一直鼓励并支持一切有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也愿意继续以自身的方式为从政治层面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美英法的行为,表面上是在支持乌克兰,可实际上却将乌克兰置于更为危险的境地。提供远程武器的做法,极有可能引起俄罗斯的强力反击,从而致使局势进一步恶化。一旦如此,乌克兰恐怕就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这就好比是“神来之笔”,让乌克兰瞬间成为焦点话题。与其给予乌克兰武器,倒不如帮助其探寻和平的路径,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帮到底、送到位”。美英法也许觉得,唯有增强乌克兰的军事实力,才能够迫使俄罗斯进行谈判。
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贾巴罗夫表示,一旦美国支持乌克兰远程打击俄罗斯本土,莫斯科将会马上作出回应,而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推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现在来看美国的情况,即将卸任的现任总统在行为上不断地支持乌克兰;而即将上任的准总统则宣称要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这两人之间的“不和谐”,是否会让拜登在最后的两个月任期内变得“不顾一切”,进一步加剧俄乌关系的紧张程度,从而借此嘲笑上任后的特朗普无法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问题的“无能”呢?
第三大消息: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被参考消息网转载,该报道称,美国的农业企业发布消息表示,在上海举办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贸易博览会上,它们签订了数额巨大的合约。这些企业还指出,即便明年1月白宫权力交接,其对中国的大豆和高粱出口量依旧会持续增长。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期6天的会期里,31家美国企业与中国买家达成了价值7.11亿美元的合约。10日,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我们期望两国政府积极探寻强化经济关系的新途径,我们也预计两国经济会持续呈现互补态势。”
11月10日,为期六天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我们了解到,在本届进博会上,成交情况十分活跃。若按照一年来计算,其意向成交金额达到了800.1亿美元,较上一届增长了2.0%。这一成绩反映出进博会的强大吸引力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本届进博会还成功汇聚了全球众多顶尖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数量达到了297家,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的最高纪录。这充分表明进博会在国际商业领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参与。
此外,跨国企业在本届进博会中积极展示其创新成果,带来了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首发首展。这些成果中,有100多项属于全球首发,40项为亚洲首展,还有200多项在中国首次亮相。这些数据展现出进博会是一个国际化、高端化的商业交流与展示平台。而第七届进博会取得的亮眼成绩,也从各国参展商实实在在的收获上体现了出来。这表明进博会为各国参展商提供了广阔的商业机遇和交流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