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近日报道,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此前不断在涉台等问题上挑衅中国。如今,随着新政府即将上台,立陶宛似乎有寻求修复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关系的迹象。不过,目前仍存在一些执迷不悟的立陶宛政客和学者,他们提及俄乌冲突和美国大选因素,拒绝修复对华关系。立陶宛反对党社会民主党近期赢得议会选举,该党总理候选人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能够实现“正常化”。那么,立陶宛真的“回心转意”了吗?

帕卢茨卡斯的表态听起来较为诚恳,他甚至指出之前政府设立所谓“台代表处”是重大错误。然而,这种说辞是否可靠呢?帕卢茨卡斯自己都称,目前还不清楚中国会要求立陶宛做些什么,也不确定双方能否恢复正常关系。这一说法像是在打太极,给自己留有很多余地。就在此时,立陶宛现任总统瑙塞达也作出了表态。瑙塞达表示,他支持改善立中关系,希望这种关系建立在互信和国际承诺的基础之上。他还呼吁中国将之前降低的外交代表级别恢复回去。

在国际舞台上,立陶宛这样的小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权衡好各方关系。尤其是在与大国交往时,更要有审慎的态度。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中有着重大影响力。立陶宛新政府的某种表态,这一行为既体现出对立中国立场的尊重,从立陶宛自身角度看,也是对本国长远利益的明智考量。而立陶宛新政府的这种态度,引来了对岸的强烈反应。台湾地区外事部门发言人宣称,听到这样的表态他们深感“遗憾”,并且多次强调,台湾地区与立陶宛之间的所谓“友好关系”,是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力量干涉或者破坏的。

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也在减少,这使得立陶宛的经济困境愈发严重。另外,立陶宛因之前的某个决定失去了中国市场,这与失去俄罗斯能源供应一起,让其国内企业遭受双重打击,纷纷倒闭。据统计,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300家企业关门,失业率急剧飙升,达到了总人口的6%,这一失业率水平已经接近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情况。更为糟糕的是,为了应对疫情以及能源方面的压力,立陶宛对外负债高达470亿,其国家财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这些情况来看,立陶宛之前的那个决定其实是明智的。

近日,国台办开展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针对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应记者提问。有记者提到,立陶宛“准总理”帕卢茨卡斯不久前称,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属于重大外交错误,并且承诺在其上台之后会谋求与中国大陆全面恢复外交关系,修复两国因台湾问题而出现的外交裂痕,询问发言人有何看法。对此,发言人朱凤莲指出,世界上仅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乃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她希望相关国家能够认清发展的大趋势,尽早纠正错误,站到历史正确的方向上来。

大陆针对台湾方面实施了相关制裁措施。2023年5月,大陆停止了对台湾34项农产品的免关税政策。到了2023年12月,商务部的最新公告又指出台湾存在贸易壁垒问题,并且正在研究采取更多反制措施。赖清德当局不断进行挑衅,而大陆这些逐步升级的措施显然是对其挑衅行为的回应。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大陆的反制措施一方面针对赖清德奉行的“台独”路线,另一方面也是在警示台湾民众,民进党当局的政策正使台湾陷入危险境地。

台湾回归中国,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包括台湾同胞)在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重要成果,两岸同胞理当共同铭记。“台独”没有任何未来可言。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的完全统一,系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湾回归祖国的这段历史不容忘却,两岸必然走向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广大台湾同胞应以对历史、对民族负责的态度,顺应这一历史大势,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坚决抵制“台独”分裂行径与外来干涉,同我们一起维护台海的和平稳定,共同谋求和平统一的美好前景。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