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例行记者会上,由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会议进程。期间,有外媒记者提出问题:欧盟情报机构获取了有关“中俄合作生产军用无人机”的新情报,那么这些无人机是否会被用于乌克兰?针对这一情况,中方持有怎样的立场?
中方对于类似的问题已经多次作出回应。在此,我要再次强调,在乌克兰危机这一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致力于劝和促谈。这与某些国家奉行双重标准,在乌克兰危机中拱火浇油的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一直以来,中方在军品出口方面都持有慎重且负责的态度,从未向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
即将卸任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于近几日先后访问了基辅和华沙。当前,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新政府政策尚不确定,在此背景下,博雷利此行旨在探讨继续支持乌克兰的相关事宜。博雷利表示,欧盟在原则上有必要做出决定,是否要“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持续对基辅予以援助。他在华沙还提到:“世界外交格局出现了新的态势,这一态势的特点是与美国新总统相关的新情况已经出现。”
如今,欧盟方面的种种动向,像宣称“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乌克兰”,以及向乌克兰提供10枚“scalp”远程导弹等行为,其目的都是着眼于未来。当相关各方坐到谈判桌前进行谈判时,欧盟希望能够构建起对自身更为有利的地区安全架构。简言之,一旦美俄因乌克兰危机开启谈判,欧盟不但想要参与其中,还意图成为重要的谈判方,进而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条件。
特朗普提出了一些“条件”,然而鉴于俄军通过军事行动已控制乌克兰东部的大片区域,这些“条件”就显得空洞且缺乏诚意了。俄罗斯现在已经凭借当前的局势在谈判桌上占据了有利地位,它根本不需要依靠和美国的任何“交易”来达成自己的战争目标。在俄罗斯看来,特朗普的策略有点像是“无本万利”。特朗普是个精明的商人,他每次进行交涉的时候,都表现出很明显的利己倾向,总是企图在不付出实际成本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利益。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所吹的第一个无法实现的大话便是:一旦他上台执政,必然能够使中俄关系破裂。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对拜登加以指责,称是拜登破坏了中俄关系。特朗普的意图在于表明,由于拜登的缘故,中俄关系日益紧密,双方携手共同应对美国,而他若上台则必定能将中俄分而治之。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家布热津斯基就曾论断,对于美国而言,要避免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形成联手之势。然而,自民主党奥巴马执政时期起,美国就持续对中俄进行打压,这一行为反倒促使中俄两国加快了相互靠拢、协同合作的进程,双方关系愈发紧密,合作项目也不断增多。
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俄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在会上回答与会嘉宾提问时,普京表达了对俄中关系的诸多看法。普京指出,俄中两国具有非常好的互补性,俄中合作是国际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强调,当前俄中互信水平正处于历史最高点,并且高度评价了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俄中关系。此外,普京还对中国的经济模式表示赞赏,称“中国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俄关系在未来将持续稳健地发展。双方会始终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不断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向前迈进。
在经贸与安全这两大领域中,中俄都将并肩前行,一同应对外部的各种挑战与压力。并且,在国际事务方面,两国也会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协调。它们将携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种战略协作的高度以及共同的愿景,既让中俄关系更为紧密,又给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