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消息显示,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和菲律宾近期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该协定允许美菲两国共享机密信息。当前,中菲舰船在南海冲突频繁发生,领土争议问题较为突出,在此背景下,中方对于美菲签署这一协定有何看法?对此,发言人表示,不管签署的是哪一种军事协定,开展的是何种防务安全合作,都不能将其针对第三方或者损害第三方利益,尤其不可以破坏地区和平、让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发言人着重指出:“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坚持睦邻友好、坚持战略自主。”
11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与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托·特奥多洛在马尼拉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这一协定的签署,意味着双方的军事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根据协定内容,美国和菲律宾能够共享机密军事情报以及相关技术。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美国一直试图遏制中国影响力,菲律宾也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美国的相关战略。这份协定无疑为美菲在该地区对抗中国影响力提供了新的支撑。
菲律宾国防部宣称,该协定是提升两国情报共享以及协同作战能力的关键举措,在应对所谓“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这种说法完全是站在美菲的地缘政治博弈角度,是对中国正常发展的无端防范与抵触。中国在南海地区一直致力于和平稳定发展,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而美菲的这种行为是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
菲律宾国防部随后宣称,此协议将增强菲美双方的信息共享,进而深化互操作能力。所谓互操作能力,实际上就是美国会更多地向菲律宾提供有关中国的精确情报,而菲律宾则更多地向美国汇报南海动态。奥斯汀和特奥多罗还为联合协调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按照菲方的说法,该联合协调中心的目的在于强化美菲军队的合作。但与其称之为合作,倒不如说是更多地接受美国的指导更为恰当。
菲律宾有着长期被美国殖民的历史,传统殖民文化对其影响深远,这一点至今在菲律宾的教材方面仍有体现。今年9月,据多家媒体报道,菲律宾教育部出版的针对5到7年级的社会学教材,对美国殖民菲律宾的历史予以美化。
在外交领域,菲律宾现政府对美国的顺从是非常明显的。从现实角度审视,菲律宾政府存在极为严重的战略误判,它错误地认为“有美国做靠山”是件极为有利的事情,却没有认识到自己不过是美国“靠山棋局”中的一枚棋子罢了。那么美国真的能成为菲律宾可以依靠的对象吗?菲律宾从美国那里得到的,到底是“好处”还是“祸害”呢?
《日经亚洲评论》早前有报道称,菲律宾军事基地改造和发展局局长、曾任国防部长的德尔芬·洛伦扎纳指出,在中国“退出”苏比克 - 克拉克铁路项目之后,菲律宾正在谋求日本和美国为这个价值500亿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62亿元)的货运铁路项目提供资金。他还表示,菲律宾方面已经就此事与日本、美国的公司以及政府融资机构进行接触和谈判,这正是BCD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舒亚·宾仓6月率领经济代表团访问东京的原因,不过目前还“不知道谁会成为出资人”。
中菲之间早就商议好了苏比克 - 克拉克铁路项目的合作。菲律宾由于自身缺乏技术和资金,为了达成双方的共同利益,只能以招标的方式推进该项目,并且在其他方面提供一些优惠条件。当时作为菲律宾近邻的中国,很愿意对菲律宾施以援手,于是承接了这个项目。然而,马科斯执政之后,开始亲近美国,并且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过度的举措,这使得中菲关系骤然紧张起来。菲律宾国内对中国的反感态度急剧升温,导致众多合作计划被迫停滞,实际上,明眼人都能明白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中国。
菲律宾应该明白,美国在面临真正的危机时,是不可能给予无条件支持的。菲律宾在南海提出的所谓“主权”诉求,实际上被美国当成了牵制中国的手段,只是一场戏而已。马科斯迟早要为他的冒进行为承担后果。菲律宾以为在南海问题上有美国的保护,却没有认识到美国提供的保护从来都是有条件的。目前,马科斯选择与美国合作在南海制造事端,将来必定会因为这种短视的行为而遭受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