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媒体消息,拜登政府又一次推迟宣布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以及太阳能电池征收高额关税一事,且称会在接下来的数日内公布最终决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指出,该机构“正持续就拟议的修改作出最终决定”,这些修改针对的是唐纳德·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对中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最初,美国计划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征收50%的关税,对锂离子电池、主要矿物、钢铁、铝、岸边起重机以及注射器征收25%的关税,并且这些关税原定于8月1日生效。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税战2.0版本似乎即将到来。当我们展望即将到来的2025年,并回顾特朗普2016年开始的第一个任期时,就会发现中美之间的贸易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在11月27日发表评论称,中国如今已经拥有能够应对特朗普可能发起的新贸易挑战的工具。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中国模仿美国的黑名单手段,对那些损害中国利益的美国公司进行制裁,并且对镓、锗、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实施管制措施。

许多人觉得中国会在关税的压力下屈服。但实际上呢?中国的经济结构早就出现了极为深刻的变革。中国的产业链已然成熟,技术水平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在中国企业遭遇关税压力之际,它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快速地调整战略,积极寻觅新的市场以及供应链。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以及创新能力远远超出我们之前的想象?特朗普曾认为关税能够击垮中国经济,可他实际上是大大低估了中国的韧性与灵活性。

中国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并未坐视不管,而是迅速做出反击。中国首先着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使得其他国家更乐于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如此操作,既能减轻对单一货币的依赖程度,又能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增添更多选择。此外,中国正在努力增强国际贸易的独立性,积极与其他国家构建更为紧密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即便遭遇美国的封锁,中国依然能够寻得其他发展经济的机遇。

中方对因对台军售的美国最大无人机制造商斯凯迪奥(Skydio)制裁20多天后,该企业遭遇供应链危机。原本,中国东莞一家日企子公司是其唯一的电池供应商,现在供应中断,这致使斯凯迪奥不得不对无人机电池定量配给。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斯凯迪奥向白宫高级官员求救,期望美国及其盟友能解决“电池断供”难题,其首席执行官(CEO)还发文称中国“试图消灭领先的美国无人机公司”。这出“贼喊捉贼”的闹剧,让美式双标的多重假面被撕开。

最近,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特朗普就关税问题直接作出了回应。特朗普宣称,一旦自己正式重新就任美国总统,就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且表示自己不得不这么做。他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虽然加征幅度为10%而非60%以上,但从中可以看出,特朗普面对美国的诸多问题其实颇为头疼。美国存在庞大的财政支出与有限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由此造成的财政赤字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特朗普,他上台后还需要解决这一财政赤字问题。

2023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达6645亿美元,不过同比下降了11.6%,这一降幅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额降幅的最大值。在这当中,出口下降幅度为13.1%,中国也不再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了。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到9月期间,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金额为3788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金额是3221亿美元,从加拿大的进口金额为3093亿美元。显然,墨西哥已经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而且,墨西哥还成为了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且是美国第二大贸易逆差来源地。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