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称,默克尔在其近期出版的回忆录里提到,她了解到普京有时候会带着他的黑色拉布拉多犬“科尼”会见外宾。于是,默克尔曾让助手向普京的团队提出请求,不要在她面前把“科尼”带出来,这是因为她怕狗。默克尔在书中这样写道:“尽管那条狗就在我身边走来走去,但我努力不去理会它。从普京的表情看,我觉得他很享受这种状况。他是不是想看看一个人陷入困境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这是不是一种小小的力量展示呢?我当时只是想着:保持冷静,专注地面对摄影师,这一切总会过去的。”

默克尔新书先提到普京的拉布拉多吓到过自己,普京出于绅士风度回言道歉,这本是正常之事。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克里米亚危机之后,当时身为德国总理的默克尔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共同前往斡旋,于是便有了“诺曼底模式”和《明斯克协议》,俄乌之争也随之暂告一段落。有观点认为,若不是默克尔等人当年的努力,俄乌大规模冲突是否会提前爆发呢?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要是默克尔仍担任德国总理,俄乌是否就不会爆发冲突了呢,至少普京可能不会发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默克尔已卸任总理一职很长时间了,她并未公开指责普京,只是在回忆录里提及相关事情。然而,普京却在记者会上公开向默克尔道歉。这一行为表明普京非常重视默克尔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西方众多政要中,能让普京主动道歉的人确实少之又少,默克尔便是其中之一。普京就多年前的“小插曲”公开向默克尔道歉,这一点确实令人钦佩,毕竟道歉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普京总统在作出真挚的道歉之后,又一次展现出绅士风度,他邀请默克尔再次前往莫斯科。现在,抉择的权力交到了默克尔手中:若默克尔想要接受普京的道歉,同时展现出政治家应有的风度,那就应该寻找一个契机再次与普京会晤。我们中国人常说“与其选日子不如撞日子”,在当前欧洲局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作为一名有担当的政客,默克尔理应马上开启访问莫斯科之旅。当然,大家心里都清楚,所谓当面接受普京道歉只是一种说辞,真正的目的是寻求缓解当下紧张的国际气氛。

在金砖相关事务营造的紧张氛围之后,近日俄哈关系如同经历了“忽冷忽热”的波折后再次迎来破冰时刻。当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开启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之旅,并且将出席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理事会会议。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亲自前往机场迎接普京总统的到来。

据央视新闻消息,俄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联合声明,此声明旨在新的全球秩序下深化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而在整个访问期间,双方总共签署了20份文件,这些文件涵盖政府间、部门间以及商业等多个范畴。其中,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合作在众多合作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次普京提及哈萨克斯坦的俄语使用情况是有缘由的。在与普京会谈时,托卡耶夫谈到了俄语在哈萨克斯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他明确指出哈萨克斯坦国内有三分之一的学龄儿童正在接受俄语教育。乍一看,这似乎是在突显俄语对哈萨克斯坦的重要意义。然而,要知道俄语可是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之一,如今却仅有三分之一的学龄儿童在学习使用俄语,这一现象表明俄语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有所下滑。或许正是由于托卡耶夫作出了这样的表态,普京才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哈萨克斯坦是俄语国家”,其目的在于提醒哈萨克斯坦方面,两国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历史关系。

在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当下,哈萨克斯坦显然有必要强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普京的此次访问,并非仅仅为了彰显个人魅力,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外交考量。普京访问哈萨克斯坦,核心议题必然是能源合作。鉴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所遭受的经济制裁日益严峻,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对俄罗斯来说就显得格外关键。正因如此,能源合作以及核电技术的讨论才会成为普京此行的重点。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