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国防部举办例行记者会,由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回应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根据外媒报道,中美举行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系列会议,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吴谦大校回答称,中美两军于青岛开展2024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第二次工作小组会暨年会。该会议的目的在于落实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促使两军关系朝着稳定、健康以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吴谦进一步解释称,《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乃是冷战时期的产物。美方没有权力凭借该条约介入中菲在海上的争议,美菲之间的军事合作不能损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以及海洋权益。从中菲海上的仁爱礁到仙宾礁,争议不断升温。其根源在于菲律宾方面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违背自身承诺,频繁地在海上进行挑衅、制造事端,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甚至妄图拉拢外部势力为自己站台、撑腰。
我们一直强调“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也表明“我们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绝不是空口白话,而是会付诸实际行动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19日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率先挑起事端。其宣称,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中方拒绝了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会面。紧接着,奥斯汀于次日也发声,表示中方的这种做法“令人感到遗憾”,理由是区域内各个国家都期望看到中美之间展开“对话”。
很明显,美国的官员和媒体将中美防长会晤未能达成这一情况的主要责任,通通归咎于中方。他们妄图借此抹黑中方的国际形象,给中方贴上“跋扈”的标签,而把美国自己塑造为“弱势”且“充满诚意”的一方。
当被问到中方“谢邀”是否代表着“更广泛的会谈破裂”时,奥斯汀毫不犹豫地把责任推给中国。他称中方的这一决定“令人遗憾”,还表示这会对东南亚地区产生影响。他说:“该地区确实非常希望看到这一地区的两个重要参与者、两个重要大国能够进行对话交流,这样会让整个地区安心。”奥斯汀还表现出一种被拒绝后的气急败坏,却又极力挽回颜面地声称,他觉得中国拒绝会晤“不会对未来有任何影响”,并且只有北京方面能够解释为何要“错失良机”。
我国拒绝与美国防长会晤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其一,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淡化处理,还频繁对台军售。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这一问题上美国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谈的,中国也不可能对美国抱有好的态度。
其二,在与菲律宾相关的问题方面,这也是中美当前存在的一个矛盾点。在参加此次东盟防长会议之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三国的防长刚刚对中国进行了批评,指责中国在台海和南海的行为。
美国表面上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然而背地里却偷偷向台湾输送武器,这一行为体现出的双重标准必然会损害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诚信形象。不管是其盟友还是对手,世界各国或许都会因此对美国的可靠性心存疑虑。这不但会对美国的国际地位产生影响,而且可能牵连到其外交战略的执行能力。此外,美国这种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做法,会让中国对美国的信任降到极低的程度。这种信任危机将会给双边关系埋下更多不稳定因素,从而让双方持续开展合作变得更为艰难。
中美身为两个大国,其各自的行为与抉择均会给全球局势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此次东盟会议上,两国产生了交锋,这一情况又一次彰显出中美在亚太地区存在战略对立关系。然而,世界人民普遍期待的是合作与和平。随着地区挑战日益复杂,各国若要达成持久的稳定和繁荣,唯有借助对话与合作这一途径。对奥斯汀来讲,此次东盟会议或许是他作为美国防长的“谢幕演出”;而对于中方而言,这一会议却是维护自身原则、表明自身立场的重要机会。不管是对美方指责的反驳,还是对地区合作的推动,中国在这一进程中一直都展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