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于一场活动中向特朗普团队发出喊话,力促其将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国防工业增产计划延续下去,并且推动设立“弹药周转基金”。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沙利文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一场活动上倡导应强化持续性国防生产。沙利文指出,从长远角度而言,一个健全的国防工业基础,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冲突期间进行重建、提升产量以及建造的能力,而非仅仅是冲突之前的建造能力或者为冲突做准备的能力。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开启对乌克兰大规模军事援助之后,类似的观点就开始出现了。不过,当时这种观点并未在美国国内引发关注。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俄罗斯曾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只要自己打响俄乌冲突的第一枪,乌克兰就会不战而降;与之相似,美国也认为,只要自己全力支持乌克兰,那么在前线不断败退、持续后撤的俄罗斯,为了控制损失必然会主动停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俄罗斯承受着每年数万人伤亡的代价坚持至今,而且冲突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拜登之前曾提出要设立一个价值5亿美元(约合6亿7000万新元)的循环基金,目的是为弹药采购提供支持。沙利文则向国会发出呼吁,希望国会能与特朗普新政府一道继续在这方面努力推进相关工作。沙利文着重指出,持续强化美国的军事工业基础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他表示:“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我们必须不断增加并加快生产和采购我们最急需的物资。”沙利文以美国为乌克兰制造的155毫米炮弹为例进一步阐释,等到明年1月拜登政府任期届满之时,美国每个月将有能力生产5万5000发这种炮弹,这一产量相较于之前会增加400%。而美国的目标是,到2026年初,使这种炮弹的月产量达到10万发。

据美联社报道,拜登政府正试图增强美国开发和生产武器及其他国防物资以抵御战争的能力,因为美国国会议员和专家警告说,美国在造舰能力上已严重落后于中国。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穆莱纳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美国缺乏“威慑中国和赢得战斗的能力”,呼吁立即采取行动。穆莱纳尔称:“现在需要大胆的政策变革和大量资源来恢复威慑力,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另据报道,美国海军情报部门评估认为,中国的造舰能力是美国的230倍。

美国海军的两栖登陆船团因缺乏零件而无法按时维修,这使得美军至少有16艘两栖登陆舰艇处于“不良物质状况”。这种状况引发了至少三个严重后果。其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和部署计划被打乱,无法按照原计划开展。其二,这些舰艇的寿命正在加速消耗,五角大楼已经开始被迫采取“拆旧舰补新舰”的方式,舍弃一些老旧舰艇,从而为还能出航的军舰进行保养与维修。其三,美军现役的很多舰艇沦为了“一次性用品”。例如,美军现役的八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中,就有七艘在使用常规动力的蒸汽推进系统。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中国决定加强对镓、锗、锑等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明确禁止这些关键材料用于美国军事用途。这一消息仿若平地惊雷,令美方猝不及防。镓、锗、锑并非普通金属,它们是制造高端半导体、红外光学、卫星通信的关键资源。在全球供应链方面,中国掌握着主动地位,镓产量占全球的98%,锗占60%,锑的产量也接近全球的一半。

美国深知,一旦中美爆发冲突,中国的制造能力远胜美国。届时美国极可能面临弹药不足的状况,也许美军刚到前线,开战没几天就会出现弹药短缺。而解放军凭借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根本无需担忧弹药短缺的问题,这是美国最为忧虑之处。于是,美国企图千方百计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因为美国想走捷径,凭借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彻底压制中国,防止陷入长期的消耗战。沙利文的相关言论会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也会给全球增添更多不稳定因素。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